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象研究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的总量和结构。国际收支包括国家对外汇、贸易、投资等方面的收支情况。由于各国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制度安排、国际经济环境等差异,导致国家之间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经常发生。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状况早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篇论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外开放也与日俱增。然而,随着我国GDP的不断增长,国际收支持续出现了明显的失衡局面。 首先,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出口量、进口量不断增长,进出口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其中,出口额位居世界前列。均值统计,2001~2020年中国经常账户贸易顺差总额达到2.3万亿美元,为近20年来世界第一。然而,高的贸易顺差却是由于低成本的输入货物不可避免地给输出货物打烊工,并占据了大部分国际市场份额,国际竞争优势过于单一。 其次,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逆差严重。近年来,我国大量投资流向海外,使得我国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总额超过1700亿美元,而2018年对外投资支出已经超过143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巨大,但进口市场和工程资金往往需要在海外采购,于是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的现象。 最后,中国国际收支中外汇储备占比过高。国际收支中外汇储备为负数,代表了国外占我们储备的份额高于我们占他人储备的份额,通俗来讲就是我们持有的储备项目不够多。中国的国际储备在全球排名第一,但是逐年占比不断下降,去年底外汇储备占比已经降至67%,仍需积极采取措施调整国际收支,避免储备继续流失。 二、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过分突出。我国的出口经济比重很大,大量低附加值的企业直接出口大量低价廉价的货物,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单一的经济增长模式,这导致国内压缩了大量的内需,而外需成为了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中国经济的评估,中国的贸易顺差来自于劳动力成本而非创新技术。 2.钱荒或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钱荒时为了缓解流动性不足,央行必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放水,导致央行外汇占款过多,储备资产的规模不断上升。 3.没有根据我国经济形势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开放。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长转型期,过度依赖出口导致经济增长模式单一,如果改革开放的不足,可能就不会影响外贸收支多年,但是一旦控制住了国内经济,效果立竿见影。 三、针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应对措施 1.减少对外贸易顺差,多渠道拓展出口市场。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加强扶持和引导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对接,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2.扩大进口需求,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张。政府应当加快大力推进服务进货贸易、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和高质量消费品等品牌的全球化和市场化,以增加进口需求和消费需求,推动进一步的潜入消费调整。 3.减少外汇储备,避免央行对外汇资产的过度购买。国际储备占比过高会增加国际收支的压力,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财政管理并合理控制外汇储备规模。同时,积极推动扩大外汇市场,改善中国金融市场的运作环境。 4.优化宏观调控,适度调控。中国应不断加强宏观调控,以达到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包括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促进金融领域改革等。政府应根据国际收支状况,灵活调整汇率政策,避免大幅波动。 结论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越来越深入的背景下,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增长,也可能会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逐步改善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状况,促进经济平衡增长,推动经济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