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害生物稻水象甲的研究及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策略——以广元地区为例 有害生物稻水象甲的研究及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策略——以广元地区为例 一、引言 稻水象甲(Leptocorisaacuta)是稻田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们以稻米为食,其幼虫在稻田中吸食稻米的汁液,导致稻米产量大幅度下降。广元地区是一个主要的稻米生产基地,稻水象甲对当地稻田的危害较大。因此,研究稻水象甲及其综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稻水象甲的研究 1.生物学特性 稻水象甲属于半翅目象甲科,其成虫呈褐色,体长约9-11mm,翅膀纹理明显。幼虫为扁平形,体长约4-5mm,身体呈绿色。稻水象甲主要在稻田中越冬,在春季孵化后进入腐叶堆中取食,然后迁移到稻田中继续取食稻米的汁液。 2.危害特点 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穗部,它们通过吸食植株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枯萎,穗部受损严重,稻米产量大幅度下降。此外,稻水象甲还会传播病毒,进一步加剧稻田的危害程度。 三、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策略 1.培育抗虫品种 选育出抗稻水象甲的水稻品种对于稻田的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遗传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的手段,可以培育出抗虫品种,降低稻水象甲对水稻的危害程度。 2.监测与预警 建立稻水象甲的监测与预警体系可以及时发现田间的危害程度。通过布设监测器材和建立监测网络,及时了解稻水象甲的种群密度和分布情况,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3.物理防治 采用物理方法对稻水象甲进行防治,包括利用灯光诱捕器和黄板诱捕器来吸引和捕捉稻水象甲,从而减少其种群密度。此外,搭设稻田周围的隔离带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稻水象甲的侵入。 4.化学防治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以快速地减少稻水象甲的种群密度。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遵守施药原则和规范,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5.生物防治 发展稻水象甲的天敌和寄生生物,对稻水象甲进行生物防治。通过培养它们的种群,在稻田中建立生态平衡,减少稻水象甲的危害。 6.农业措施 采取合理的农业措施,可以降低稻水象甲的危害。例如,合理调整水田的灌溉水位,以减少稻水象甲的繁殖环境。同时,适当改进田间的水管理措施和排灌方式,减少稻水象甲的滋生空间。 四、结论 针对广元地区稻水象甲的危害情况,建议采取综合防控体系来控制和减轻其危害程度。培育抗虫品种、建立监测与预警体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措施等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形成全面的综合防控体系,保护稻田的安全和产量。 参考文献: 1.宋文卿,赵建华,等.稻水象甲的天敌与寄生生物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4):39-41. 2.金德翔,张玉洪,等.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治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4(6):274-275.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