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网密集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太湖科学城建设为例 水网密集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太湖科学城建设为例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网密集地区的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致力于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以中国太湖科学城建设为例,探索在水网密集地区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 1.引言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在水网密集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洪涝灾害频发,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通过多种手段,包括雨水收集利用、雨水渗透、植被修复等,实现城市的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太湖科学城作为中国水网密集地区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统筹城市功能布局、保护水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等。在太湖科学城建设中,应根据地区特点,结合海绵城市的原则,特别是注重水系统整体规划和保护水生态的原则,确保城市与周边水体系统的协调发展。 3.太湖科学城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 太湖科学城处于水网密集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通过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同时,对于太湖科学城而言,注重水资源的管理非常重要,通过完善的供水管网和水资源管理机制,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4.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入手。在太湖科学城建设中,应优先考虑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包括改善污水处理设施、渠道疏浚和建设雨水花园等。同时,还可以通过绿色屋顶、湿地公园等手段,增加雨水渗透的面积,减少雨水径流的冲刷和排放,保护水环境。 5.生态修复和保护 在太湖科学城建设中,应注重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通过植被的修复和建设湿地公园等手段,恢复湿地和河流的自然生态,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机制,及时掌握水质信息,保护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在太湖科学城建设中,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和理解。同时,鼓励市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个人行为的改变和参与社区活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 7.结论 太湖科学城建设是水网密集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对太湖科学城的探索和实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坚持统筹城市功能布局和水系统规划,注重保护水生态系统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太湖科学城的实施为今后水网密集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伟,杨春龙.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及预测对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5,35(05):1103-1110. 2.魏彦红,王立勇.多元指标融合的海绵城市绩效评价[J].城市问题,2017(05):80-86. 3.温保生,丁雯婷,任盼盼.基于GIS和RS的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常州市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16,24(02):5-12.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