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析“师法自然”的不同道路——中英造园艺术之比较 “师法自然”一直是造园艺术的核心理念,也是园林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要求之一。在中西方文化中,造园艺术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使得中英两国的造园艺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特点。本文将从设计理念、花园类型、植物选材等几个方面对中英造园艺术进行比较,以探究它们之间不同的发展道路并寻找其中的共通之处。 一、设计理念 中式的造园理念以山水自然为主,注重运用曲线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意境。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人合一的追求也体现在了造园艺术中。从元代早期开始,就出现了以桃花塘和如画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风情,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花园艺术的代表。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代表性的苏州园林,借助人工的建筑和植物的调节,使得小小一方空间中,融合了“山、水、木、石”四大元素。而玉山山顶公园则将“自然”和“人工”结合得更为巧妙,完美地展现了“师法自然”的精髓。整个公园设计非常注重自然风光的展现,加之大型的仿古建筑和传统的江南建筑,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概,既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旅游休闲胜地。 相比之下,英国的园林设计则在理念上更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园林设计尤其注重从功能的角度考虑,如为钓鱼而修建的湖泊、为奥芬斯基赛马切尔的大草坪,以及为农业而修建的排水系统等等。到了十九世纪,随着资本家阶级的崛起和市民文化的发展,英国的公园和私家花园家禽鸟的关注度开始上升,出现了“私家花园之王”汉弗莱的海茨游园、维多利亚女王的派克基尔花园等一系列代表性的景点。这些公园和花园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了实用性,还强调了视觉与美学效果的展现,使其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然而,在英国,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并没有被结合的那么紧密,而是以强烈的人工味道展现出它本身的一种风格。 二、花园类型 中式园林在营造艺术效果时,通常采用“四合院式”的布局模式,被限制在园区内的空间内营造出为一个以幽深、静谧的情趣为主的景象,所以景点之间的架空、过厅、廊架等处处的地方,同样需要经过人工的加工。而英国的园林则相对开阔,通常采用自然的原野式布景方式,强调宽阔、明亮的开放空间,改善了之前中式园林固有的太过侧重局部的问题。 在花园类型上,英国的园林设计相对多元化,常见的有统一的大草坪、水景花园、野生花园、植物花园和石头花园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国家级花园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昆虫花园”。而中国的名胜园林主要以园林式为主,如西湖、颐和园、圆明园、清明上河图、拙政园等等,这些园林都是中国传统的诗文与绘画作品的体现,对于山水自然的表现也是很好的。 三、植物选材 中式花园毫不怯别,选材则更注重查档考古和规律性的研究,由此选用的植物均是经由几百年的历史淬炼才留下来的。不同于西方化的简单搭配模式,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园区里的植物均有其连续性与协调性,而花、草、树和石则是园林艺术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西方花园的植物选材则更加注重主题化,常常在一个花园中放置同种植物,以此达到高度美感统一,并通过植物种特产生出朦胧的浪漫,但同时却也失去了中式园林丰富与生命力。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西方选材与今日随处可见的趋新心态,为双方园林文化的多元共存带来了机遇,可能会促进两种园林文化的融合。 总之,中式园林与英式园林都有其独特的造园艺术之美,中国园林比较注重“意境”,英国园林注重功能性、实用性,对比之下,我们认为中国园林注重造园的情感和情趣,英国园林则更多的是对于造园的实用性与品质性的探索。两种造园艺术都各有所长,各自体现出了中西文明之美,不同的审美标准、文化历史和地理性质让两种造园艺术从中汲取养分,形成了两个蓬勃发展和互不相欠、各有代表性的文化园林体系。只有融合了两种文化的造园艺术,才能让造园艺术更具互联、交流、沟通与魅力。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