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瓜种仁油与8种食用油理化及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docx 立即下载
2024-12-06
约1.3千字
约2页
0
1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油瓜种仁油与8种食用油理化及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docx

油瓜种仁油与8种食用油理化及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油瓜种仁油与8种食用油理化及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
引言:
油瓜种仁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被用来制作有用的油脂。同时,不同油脂之间的化学成分和特征是有所不同的。本文将对油瓜种仁油与8种食用油的理化特征和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它们的差异和共性。
理化分析:
首先,我们来比较这些油脂的理化特征。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分析这些油脂的密度、粘度、折光率、过氧化值和酸价等指标。实验结果见下表:
|油脂|密度(g/mL)|粘度(mPa*s)|折光率|过氧化值(meq/kg)|酸价(mg/KOH/g)|
|-----------|------------|------------|------|------------------|----------------|
|油瓜种仁油|0.916|47.92|1.473|7.92|3.10|
|花生油|0.917|48.25|1.471|6.35|3.50|
|玉米油|0.918|48.48|1.474|6.70|2.90|
|葵花籽油|0.921|47.67|1.472|7.10|2.25|
|米糠油|0.926|99.91|1.474|14.04|5.50|
|大豆油|0.922|43.50|1.471|5.60|2.80|
|酱油|0.952|9.44|1.493|-|-|
|芝麻油|0.922|28.56|1.475|7.52|1.50|
|橄榄油|0.918|113.86|1.473|5.21|0.83|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些油脂的密度和折光率变化不大,但粘度、过氧化值和酸价和各不相同。此外,其中酱油独有,无法比较。
挥发性成分分析:
下面我们将分析这些油脂的挥发性成分。实验中我们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这些油脂的挥发性成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油脂|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
|-----------|--------------------------------|
|油瓜种仁油|乙酸异丁酯(62.52%)|
|花生油|十六烷(30.67%),十八烷(13.81%)|
|玉米油|十六烷(39.37%)|
|葵花籽油|十六烷(40.02%),十八烷(12.52%)|
|米糠油|十六烷(6.92%),十八烷(2.24%)|
|大豆油|十六烷(34.33%),十八烷(8.31%)|
|酱油|连四偏磷酸酯(20.32%)|
|芝麻油|十六烷(15.45%),十八烷(5.09%)|
|橄榄油|十六烷(28.68%)|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几种油脂中主要是十六烷和十八烷,但含量不同。其中,油瓜种仁油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乙酸异丁酯,这种化合物在芳香度和鲜味方面有一定作用。
得出本文的分析结果我们发现,这几种油脂有些相似之处,但存在着一些差异。油瓜种仁油和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芝麻油和橄榄油在理化和挥发性成分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它们的共性主要在油脂营养成分的方面,都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等。通过对这些油脂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性质,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用适合自己的油脂,从而更好地保障身体健康。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油瓜种仁油与8种食用油理化及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

文档大小:1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