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海洋无人系统跨域协同观测技术进展 海洋无人系统跨域协同观测技术进展 摘要: 海洋无人系统是一种通过无人机、自主潜水器和自主浮标等装置实现海洋环境监测和观测的技术。随着传感器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无人系统已经成为了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主要对海洋无人系统跨域协同观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无人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数据获取与处理、通信与协同等方面的进展,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海洋无人系统;跨域协同观测;传感器;数据处理;通信协同 1.引言 海洋是地球上覆盖最广、信息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传统的海洋观测方法面临很大的挑战。海洋无人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观测技术,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风险小等优势,已经成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2.海洋无人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海洋无人系统通常由无人机、自主潜水器和自主浮标等装置组成。无人机可以在海面上进行快速的观测和监测,自主潜水器则可以进行深海观测,自主浮标则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海洋无人系统的设计与构建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载荷能力、耐盐腐蚀能力以及对海洋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3.数据获取与处理 海洋无人系统可以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来获取海洋环境的各种数据,包括海洋温度、盐度、浊度、流速等。传感器的性能和精度对数据获取和处理具有重要影响。数据获取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去噪、校正、插值等,以获得准确的海洋环境数据。 4.通信协同 海洋无人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需要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协作。传感器需要实时传输数据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需要向无人系统下达任务指令。传统的通信方式包括水声通信和卫星通信,但由于水声通信的传输速度慢、卫星通信的成本高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通信解决方案。跨域协同观测需要各个无人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这也是一个挑战。 5.问题与挑战 海洋无人系统跨域协同观测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传感器的性能和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以获得更准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其次,传感器的体积和重量需要进一步减小,以适应小型无人系统的需求。此外,通信技术和协同算法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推进,以实现无人系统之间的高效协同观测。 6.发展方向与展望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算法、通信技术和协同算法等方面。传感器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以满足不同海洋环境的观测需求。数据处理算法需要不断创新,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处理速度。通信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协同算法需要不断优化,以实现无人系统之间的高效协同观测。 参考文献: 1.顾洪波,苏建强,陈卫国.海洋无人系统在海洋环境观测中的应用[J].自动化仪表,2016(08):96-99. 2.王伟,高宏伟,蔡科.海洋环境实时探测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海洋技术,2014(01):9-14. 3.李逸群,邵杨超,罗扬.海洋环境观测的新技术新方法[J].海洋地球动力学与人文地理,2016,34(06):11-16. 4.孔令武,刘彬彬,张军.海洋多固体载体协同观测技术研究综述[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06):62-68. 5.张义祥,郭正兴,吴世康.海洋环境观测应用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需求[J].国土资源遥感,2012,24(03):31-37.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