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湘中典型稻田系统Cd平衡分析 引言: 稻田生态系统已被广泛研究,然而,有关Cd(镉)在稻田系统中的形态转化和Cd生态风险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以湘中典型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Cd的平衡特征与影响因素,对Cd在稻田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和探讨。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针对湘中典型稻田区,选择5个区域总计20个稻田样点进行采样,采用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对水样、土样中的Cd含量进行测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汇总成表格和图表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讨论: 1.Cd在水体-土壤-大气系统中的平衡分布 在湘中典型稻田系统中,Cd平衡分布见于水体、土壤和大气。因为稻田系统具有复杂的水循环和物质循环,Cd在系统中的分布是影响其生态风险的重要因素。 对湘中典型稻田水体-土壤-大气系统进行分析发现,Cd的形态包括Cd离子态和Cd结合态,其中Cd本身是相对稳定的,而Cd结合态则对大气、土壤和水体中的生物起作用。 2.Cd在稻田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 (1)水体-土壤-水体 水体-土壤:稻田水体中的Cd主要来源于肥料、污泥和其他源的排放,土地通气条件差,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中Cd与氧化还原电位值呈正相关关系,这样就会发生Cd被吸附和固定在土壤颗粒上的现象。 土壤-水体:Cd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主要是通过Cd的吸附和解吸作用发生的,土壤矿物质和水分中的pH值越高,土壤中Cd离子态呈现出的吸附能力越强,Cd结合态则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Cd结合态迁移的惯性就越不明显。 (2)土壤-大气系统 Cd的形态转化与大气中的含氧量、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pH值相关。有机质是Cd在土壤中发生复杂转化的主要介质。Cd被有机质固定后,可自行慢慢分解,然后释放出Cd离子态,再在大气中被氧化形成Cd氧化态。 Cd的迁移和转化是与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过程密不可分的。在土壤-大气相互作用中,根系、稻壳和秸秆等不仅能够影响Cd的迁移,还是Cd多种形态转化的介质。 结论: 1.Cd在湘中典型稻田系统中的存在形态较为复杂,其生态风险和迁移过程受到水、土、大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稻田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环境容纳能力,稻田作物通过根系对Cd的吸收呈现出显著的净化能力。 3.尽管较少研究发现Cd对稻田生态环境、此处不予引述 参考文献: [1]马建辞,罗瑜,李顺贵,等.典型稻田土壤_水体中镉的分布和迁移转化[J].环境化学,2004,23(4):1-6 [2]刘春红,张永敏,吴欣兰,等.稻田生态系统种植方式对镉生态风险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03,0(6):23-27.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