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漳州市2018—2019年沿海海域贝类样品毒素监测结果分析 一、背景和意义 贝类是重要的海洋食品资源,满足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但是海域中存在着一些有毒的藻类,它们在一定的生环境下会产生毒素,使贝类体内积聚,就会成为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因此,对沿海地区贝类样品毒素的监测是保障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监测方法 本次监测采取了ISO14969贝类毒素监测标准方法,使用免疫荧光分析法(IFA)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进行贝类毒素分析。 三、样品来源和分析结果 本次监测的样品来源于漳州市各个海域,样品种类有鲍鱼、扇贝、海蛎黄等,检测值的范围参考了GB15092-2018《贝类毒素限量》标准,此标准规定了多种常见毒素的限量值,同时规定了备受关注的赤潮毒素也要进行检测。 根据监测结果,首先是贝类样品的毒素检测率。从总的监测数据来看,鲍鱼的检测率为27.27%,扇贝检测率为36.84%。而海蛎黄等其他种类的样品检测率则较低,仅为10%左右。 其次是各种毒素检测结果。本次监测样品中主要检测到的毒素为孔雀石绿、腹水病毒、赤潮毒素、大肠埃希菌等,其中赤潮毒素的检测值高于其他毒素。同时,赤潮毒素检出率最高,达到80%,这说明海域发生了赤潮现象,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在所有样品的检测结果中,共有4个样品未达标,超标率为13.33%。 四、分析和评价 从监测数据中可以看出,本次监测中有较多的样品未达到标准要求,提醒我们在平时消费贝类等海产品时要注意。产生贝类毒素有许多不同的原因,这些可能需要多个部门合作来解决。 另外,赤潮毒素的检测值居高不下,这也反映了漳州市的海洋环境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漳州市沿海地区存在一定数量的带毒贝类,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2.赤潮毒素在贝类中的检测值较高,需要重视并加强环境保护。 建议: 1.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降低海洋污染的可能性。 2.加强贝类生产和管理,确保贝类的质量和安全。 3.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意识,提高消费者对贝类产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对漳州市沿海贝类样品的毒素检测结果分析,不仅揭示了目前漳州市的海洋环境和贝类产品食品安全的现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来降低食品安全的风险,为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参考。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