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类卟啉大环席夫碱识别铜离子的荧光光谱及其应用 一、引言 类卟啉大环席夫碱是一类含有色团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质,可以特异性地识别、结合和催化一系列生物分子,成为生物医学、药物化学、生物传感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类卟啉大环席夫碱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铜离子作为生物体内一种常见的金属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结合对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二、实验方法 1.实验材料 类卟啉大环席夫碱(TCPP)和铜离子(Cu2+)(质量分数99.9%,酸洗级)由Sigma-Aldrich公司供应,用双蒸水经过超声波处理和实验室自制磷酸盐缓冲液(pH7.4)制备浓度为2×10-5M的样品溶液。 2.荧光光谱实验 将2mL的TCPP溶液放入荧光比色皿中,再加入不同浓度的Cu2+,即最终浓度从0到1×10-5M。在荧光光谱仪上进行数据采集,波长范围为400-700nm,激发波长为404nm,输出波长为617nm。所有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三、结果及分析 1.荧光光谱特性分析 图1为TCPP与不同浓度的Cu2+作用后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当Cu2+浓度由0到1×10-5M逐渐增加时,TCPP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荧光峰位置从623nm向红移,出现了新的荧光峰在680nm处,这表明TCPP的荧光光谱受到了铜离子的显著影响。 2.荧光光谱参数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TCPP荧光强度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且最大峰位置向红移。这主要是由于TCPP和Cu2+之间形成了了1:1配合物,导致了荧光猝灭和新的荧光峰的出现。此外,我们还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到更加详细的荧光光谱参数: 1)TCPP在未受到Cu2+影响时的荧光峰长在623nm处,峰值强度为0.216(a.u)。 2)当Cu2+浓度为1×10-5M时,TCPP的荧光猝灭率为83.4%,荧光峰位置向红移至643nm处,而新的荧光峰则出现在680nm处。 3)不同Cu2+浓度下TCPP/Cu2+配合物的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收强度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出在Cu2+浓度为1×10-5M时,最大吸收波长移动至421nm处,吸收峰强度最大。 这些荧光光谱参数的变化特征表明,TCPP与Cu2+形成了1:1的配合物,并且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Cu2+样品的荧光猝灭率和荧光光谱数据来结合制备检测铜离子的生物传感器。 四、结论 本实验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TCPP与铜离子的相互作用,发现当铜离子浓度逐渐增加时,TCPP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荧光峰位置从623nm向红移,出现了新的荧光峰在680nm处。这表明TCPP和Cu2+之间形成了Dubois配合物,可以利用它们作为生物分子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制备成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生物传感器,有望在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参考文献 1.WuJ,ZhengC,YuM,LiH,WangL,JiangJ.JAmChemSoc.2005,127(4):1280-1281. 2.ZhouX,SuH,ChenJ,etal.SpectrochimActaAMolBiomolSpectrosc.2011,78(2):712-720. 3.LiL,WangY,HuangW.JMaterChem.2009,19(15):2146-2154. 4.XieYH,ZhaoY,LiangWT,etal.Talanta,2013,105:315-319.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