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的思考——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为例 近年来,生态旅游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出游的选择,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自然保护区作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成为了很多保护区的首要任务。本文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的思考。 一、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简介 西双版纳是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边陲地区的一个多山小盆地,是中南半岛唯一东向注入中国境内的大河湄公河流经的出境口。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植被和动物群落,被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之一。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建立最早的丛林自然保护区之一,成立于1958年,面积为238,000公顷,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热带丛林保护区。保护区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大象、金钱豹、熊猫等珍贵物种,以及3000多种植物和500种鸟类。 二、问题分析 1.游客数量多,生态破坏严重 由于西双版纳的景观独特、气候宜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据统计,该地区每年接待游客达1,500万人次,其中70%以上的游客来自国内。然而,游客的增加也导致了保护区内的生态破坏。例如,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2.游客专业素质不高,无意识的破坏 另一方面,由于游客中大多数人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并不强烈,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随意采摘植物和野生动物,或使用没有达到环保标准的旅游交通工具等,这些行为也可能在无形中破坏了自然环境。 3.保护区监管措施缺乏 此外,由于保护区内没有太多的游客监管手段,很多游客不文明行为得以长期存在,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隐患。 三、应对策略 1.加强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专业素养,引导游客文明观光。例如,可以在景区的各个角落设置宣传牌,发放宣传手册或派出讲解员,指导游客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2.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监控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保护区进行日常巡查和监测,以及设立巡逻队伍,日常巡逻管辖区域,查处违法行为。 3.鼓励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 发展可持续的生态旅游模式,慢游、环保游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例如,可以发展更多的生态游览线路和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旅行项目,让游客了解生态旅游的核心意义,形成可持续的生态旅游产业。 四、结论 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生态旅游更是一个珍贵的基于自然资源的、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监管和推广,有利于提高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营造文明、理性、低碳、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环境,同时也让自然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