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初探 1.引言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尤其是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退化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健康,也导致着可持续发展的难以实现。因此,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2.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概念 自然保护地体系就是由一系列自然保护地构成的整体,目的是为了全面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演化。其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形式。 3.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现状 中国在加强自然保护,保护环境等方面,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颁布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全国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2004-2010年)》、《全国公园体系规划(2008-2015年)》等法律法规,制定相关规划、计划,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等。截至2017年,中国已建立了341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51个国家级公园,覆盖面积达到了14.86%。 4.自然保护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 虽然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太多地区涉及自然保护地的划定,导致覆盖面积相对分散,自然保护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二是在实践过程中致富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人类活动与保护区的冲突非常严重。因此,亟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并加强对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力度,避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未来发展上,应该采取自然保护地的分类管理制度,即依据自然环境和生物特征,将自然保护地高效地分成若干管理类型,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在保护途径上,通过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简化手续,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等方式,全面提升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5.结论 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保障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已是全社会共同的意愿。未来,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合作共建,加强立法和监管,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演化,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迎接一个和谐美好的未来。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