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面向实施指引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方法探讨——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面向实施指引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方法探讨——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摘要: 近年来,灾害频发,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规划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探讨面向实施指引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方法,包括场所选址、功能布局、设施建设等方面,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实施指引;长宁区;上海市 1.引言 灾害频发给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规划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任务。将实施指引纳入建设规划中,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 2.应急避难场所选址方法 首先,应根据长宁区的地理特点,确定合适的选址范围。其次,结合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社会需求分析,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选址。最后,利用GIS等技术手段进行空间分析,确定最优选址。 3.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布局方法 根据长宁区的人口分布、交通道路等情况,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进行合理布局。应根据人口密度和分布情况,将场所布局在人口密度高,交通便利且与居民区距离较近的地方。同时,根据场所的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划分,如生活区、医疗区、教育区等,以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需求。 4.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建设方法 在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建设上,应充分考虑资源利用效率和灾害抗性。通过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设备,实时监测灾害情况,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在设施建设中,应注重建筑安全性和应急设备的配备,确保场所的基本功能。此外,还应考虑场所的可持续性,如设立庭院和种植绿化,提供净化空气、增加人气的功能。 5.长宁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存在的挑战与解决方法 长宁区作为上海市的城市中心区,拥有有限的土地资源和高度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因此,在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规划中,存在土地压力和资源利用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引导合理分布等途径,增加场所的数量及功能。此外,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加强群众宣传教育,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效益。 6.结论 本文通过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提出了面向实施指引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方法。选址、功能布局和设施建设是建设规划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特点、社会需求和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在长宁区的建设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与解决方法。通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加强合作等途径,可以提高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效果,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陈信宇,刘俊谋,何光荣,等.基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山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优化[J].自然灾害学报,2014,23(5):19-26. [2]李继旺.应急避难场所常态化运营模式[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1):113-118. [3]张立新,吴开贵,张建东,等.基于GIS的灾害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2):22-26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