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种新型纳米温度及pH计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新型纳米温度及pH计的合成及性质进行了研究。我们首先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温度及pH监测领域的应用。接着详细讲解了新型纳米温度及pH计的合成方法及制备过程,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最后,我们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验证了该纳米温度及pH计的高灵敏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纳米技术,温度,pH计,合成,表征 1.介绍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温度和pH值等物理量的普遍关注,纳米技术在温度及pH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微小尺寸和高比表面积使得其表面电荷、电解质交互作用、化学结构、物理结构和光学性质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些性质对纳米温度及pH计的设计和合成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着重研究一种新型纳米温度及pH计的合成及性质。 2.新型纳米温度及pH计的合成及制备 2.1纳米颗粒的制备 本研究采用的纳米颗粒是由聚乳酸(PL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制备的复合纳米颗粒。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将PLA在6mL的丙酮-甲醇(50:50)溶剂体系中均匀溶解;接着将PVP在2mL的溶剂体系中溶解,并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加入含有0.5g聚乙烯醇(PVA)的150mL水中,在90℃下超声处理30min;然后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用纯水和乙醇反复洗涤,使其PH值达到中性,干燥后即可得到PLA/PVP纳米复合颗粒。PLA/PVP复合颗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30~200nm,目标颗粒直径为50nm左右。 2.2纳米温度计和pH计的表征 复合颗粒合成后,我们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DLS)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多种表征手段对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其中DLS测试结果表明,获得的PLA/PVP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分别为89nm和66nm左右,表面电荷密度为-25mV左右,表征结果显示该合成的纳米颗粒可以用于温度和pH值监测应用。 3.性质研究 我们先通过对温度和pH值的变化探究了PLA/PVP纳米颗粒的反应性质和特征。在10~50℃和2.0~12.0的pH值范围内,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关系,并且将PLA/PVP纳米颗粒分散在甲醇、ä-环己烷、ä-甲苯、ä-丙酮和ä-己烷等不同极性的溶剂中进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结果显示PLA/PVP纳米颗粒对于不同极性的溶剂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为了验证该纳米温度及pH计的性质,我们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溶液体系的测量。结果表明,PLA/PVP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对温度的依赖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具有很好的响应性,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4.结论 纳米技术在温度及pH监测领域的应用,不仅为传统的分析测试方法增添了新的手段,而且其高灵敏度和稳定性也极大地促进了温度和pH值探测技术的发展。本研究以PLA/PVP纳米颗粒为例,从制备到性质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该纳米温度及pH计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并且可用于不同极性的溶剂中。该研究有望为开发新型纳米温度及pH计提供有力的实验基础,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