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东营市近海水产养殖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1.前言 东营市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广阔的养殖海域,近年来水产养殖产值和出口量在全国位列前列。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问题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东营市近海水产养殖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2.东营市近海水产养殖现状 2.1.养殖产业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营市的水产养殖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养殖基地之一。截至2021年,东营市近海养殖面积达到344平方公里,养殖品种丰富,包括海藻、贝类、海参、虾蟹等。其中,海藻和海参是东营市的特色产品,拥有较大的出口市场和较高的价值。 2.2.环境问题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品种的增多,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高密度的养殖和过度投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现象,影响了养殖品质和周边环境。此外,底栖生物减少、鱼类数量下降和漂浮物等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3.可持续利用对策 3.1.推广生态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是以自然为师的养殖方式,它可以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态养殖依靠海洋自然营养循环,减少人工投喂和化学物质的使用。因此,通过推广生态养殖方式可以减少养殖污染和环境破坏。 3.2.改进养殖管理模式 养殖管理是保障养殖品质和环境安全的关键。采用科学的养殖计划和技术措施,降低投饲量和浪费,控制养殖规模和密度,减少底部沉积物和养殖废弃物的累积,追求高效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加强对养殖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管控,实行三会一课、交叉检查、网上公示等措施,形成良性监管机制。 3.3.推动水产生态补偿机制 水产养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水产生态补偿机制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是让污染者付出对应的环境成本,促进水产养殖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利用。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基金、环境保险制度、排污许可证等机制,引导养殖企业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 4.结论 东营市近海水产养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推广生态养殖方式、改进养殖管理模式、推动水产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政府部门、养殖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合作,积极探索适合东营市近海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