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促和谐保安全——加强避灾场所建设的几点思考 促和谐保安全——加强避灾场所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加强避灾场所建设是保障人们安全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避灾场所的定义和功能进行阐述,对目前避灾场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加强避灾场所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引言 自然灾害无情地伤害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因此,加强避灾场所建设是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避灾场所作为重要的安全补充设备,对于减少灾害的伤害、保障人们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避灾场所的定义和功能出发,对目前避灾场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避灾场所建设的几点思考。 二、避灾场所的定义和功能 避灾场所是指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提供给人们躲避、避难、休憩的安全场所。它可以分为临时避灾场所和永久避灾场所。 1.临时避灾场所:一般为随灾害发生而设立,在灾害预警或发生时提供给人们避难的临时场所。如学校、体育馆、公共建筑等。 2.永久避灾场所:长期存在的、经过专门规划、设计和建设的避灾场所。如防洪堤、防护林等。 避灾场所的功能包括:提供安全的避难环境、保证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等。 三、目前避灾场所建设存在的问题 1.避灾场所数量不足:现有的避灾场所无法满足大规模灾害时的需要,尤其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地区,缺乏足够的避灾场所。 2.避灾场所设施和能力不足:许多避灾场所的设施老化,抗灾能力相对较低,无法承受大规模灾害。 3.避灾场所管理不规范:一些避灾场所废弃、被占用,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无法正常使用。 4.避灾场所不平衡:避灾场所的分布不均衡,导致部分地区的人们在遭受灾害时无法及时得到避难和保护。 四、加强避灾场所建设的思考 1.完善避灾场所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科学的避灾场所规划方案。要考虑人口密度、地理位置、建筑结构等因素,以提高避灾场所的数量和质量。 2.提高避灾场所的建设标准:在避灾场所的设计、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等特点,采取科学的措施,提升避灾场所的抗灾能力。比如,在防洪堤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水流的通畅和堤坝的稳固,以防止洪水的冲刷破坏。 3.加强避灾场所管理:建立健全避灾场所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和工作职责,加强巡查和维护工作。同时,要加强对避灾场所的监管,建立完善的宣传教育体系,提高人们对避灾场所的认识和使用意识。 4.加强避灾场所建设的投入: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避灾场所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通过PPP等方式,引入更多的资源,提高避灾场所的建设速度和质量。 五、结论 加强避灾场所建设是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完善避灾场所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加强管理和增加投入,可以有效地提升避灾场所的能力和质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避灾意识和能力,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俏.我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建筑科学,2018(4):27-28. [2]肖文博,朱燕.加强避灾场所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避灾场所建设构建和谐社会,2021:19-22. [3]李奇,郭华均.地震避灾场所规划与构建探析.科技风,2018(1):8-8. [4]徐峥,李健.基于模糊数学的小型城镇防洪堤构建与防灾设计研究.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6(3):59-66.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