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利用玉米秸秆制备两性絮凝剂工艺条件的优化 论文题目:利用玉米秸秆制备两性絮凝剂工艺条件的优化 摘要: 水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絮凝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絮凝剂存在成本高、对环境有害等问题。本研究利用玉米秸秆制备两性絮凝剂,并通过对工艺条件的优化,提高其絮凝效果。 关键词:玉米秸秆;两性絮凝剂;工艺优化;絮凝效果 1.引言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絮凝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通过聚集或沉淀污染物颗粒,使水质得到改善。然而,传统的絮凝剂往往存在价格高昂、对环境具有潜在风险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絮凝剂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玉米秸秆制备两性絮凝剂,并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提高其絮凝效果。 3.实验方法 3.1玉米秸秆的制备 首先,从农田收集新鲜的玉米秸秆,清洗并晾干。然后,将玉米秸秆切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 3.2两性絮凝剂的制备 将切碎的玉米秸秆颗粒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保持在室温下静置12小时,使玉米秸秆中的活性组分溶解进水中。随后,将溶液过滤并调整pH值至碱性。 3.3工艺条件的优化 根据两性絮凝剂的制备方法,选择不同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包括原料浸泡时间、原料浸泡温度、pH值调整剂的种类和用量等。 3.4絮凝效果的评估 采用浊度和悬浮物去除率作为絮凝效果评估的指标。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两性絮凝剂溶液,对污水进行搅拌混合,并使用浊度计测量混合液的浊度。同时,使用过滤装置将悬浮物与溶液分离,并测量悬浮物去除率。 4.结果与讨论 4.1优化工艺条件 通过一系列实验,选出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玉米秸秆浸泡时间为24小时;浸泡温度为40℃;pH值调整剂选择氢氧化钠,用量为0.1mol/L。 4.2絮凝效果评估 在上述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絮凝效果评估实验。结果显示,在两性絮凝剂浓度为0.1g/L的条件下,浊度从初始值300NTU降至30NTU,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0%以上。因此,玉米秸秆制备的两性絮凝剂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 5.结论 本研究成功利用玉米秸秆制备了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两性絮凝剂,并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提高了其絮凝效果。该研究结果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明,杜晓春,姚淑铃.玉米秸秆制备两性絮凝剂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5,(7):6-9. [2]Wu,J.L.,Liu,Y.G.,Yao,S.,etal.Characterizationandflocculationperformanceofhydrolyzedpolyacrylamide-graftedcornstalkgumasflocculant[J].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Technology,2014,134:207-214.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