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稠油油藏注汽前后物性变化规律——以河南油田为例 标题:利用测井资料研究稠油油藏注汽前后物性变化规律——以河南油田为例 摘要: 稠油油藏开发中,注汽是常用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之一。本文以河南油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测井资料对注汽前后的物性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注汽前后的测井数据,发现注汽后岩石孔隙度下降,渗透率增加,原油黏度减小等现象。通过实验室测试数据与测井数据对比分析,确定了注汽后岩石孔隙度变化与原油渗透率增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河南油田注汽开发过程中,注汽对岩石孔隙度和原油物性有明显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注汽开发工艺,提高原油采收率。 一、引言 稠油油藏是指原油粘度较高的油藏,注汽是常用的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之一。在注汽过程中,注入热蒸汽能够降低原油的粘度,促进原油流动,提高采收率。稠油油藏注汽开发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注汽后岩石孔隙度变化及原油物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河南油田为例,利用测井资料研究了注汽前后的物性变化规律,旨在为稠油油藏的注汽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理论分析 2.1注汽对岩石孔隙度的影响 注汽过程中,注入的热蒸汽会使岩石孔隙中的水分蒸发,导致孔隙度减小。同时,热蒸汽的渗透性也会增加孔隙度减小的程度。因此,注汽后岩石孔隙度会发生变化。 2.2注汽对原油渗透率的影响 原油粘度是影响原油流动性的重要因素,注汽后原油粘度会显著降低。注入热蒸汽能够加热原油,降低其黏度,从而提高渗透率。注汽能够改善原油流动性,促进原油流动,提高采收率。 三、实验方法 3.1数据收集 本文利用河南油田的测井资料,获取了注汽前后的测井数据。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原油密度、原油粘度等参数。 3.2实验方法 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注汽过程,对注汽前后的岩石孔隙度进行测试。同时,对注汽前后的原油进行黏度测试。 四、结果分析 4.1注汽后岩石孔隙度变化规律 通过测井数据分析发现,注汽后岩石孔隙度普遍下降,其中注汽温度越高,降低的程度越大。 4.2注汽后原油渗透率变化规律 测井数据表明,注汽后原油渗透率普遍增加,注汽温度越高,透水性增加的程度越大。 4.3实验室测试结果与测井数据对比分析 实验室测试结果与测井数据对比发现,注汽后岩石孔隙度的变化与原油渗透率增加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验证了注汽后物性变化的规律。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河南油田的测井数据,研究了注汽前后的物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注汽能够导致岩石孔隙度的减小,原油渗透率的增加。这些变化对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稠油油藏的注汽开发工艺,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 六、参考文献 [1]张晓明.测井方法[M].科学出版社,2010. [2]陈伟.稠油油藏开发技术[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 注:以上只是摘要部分,论文的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展开。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