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酸枣皮脱涩工艺优化及其对枣皮品质影响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南酸枣皮脱涩工艺优化及其对枣皮品质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工艺对枣皮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硬度、颜色、感官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明矾浸泡时间为5min的条件下,经80℃热水煮10min,静置30min的工艺组合脱涩效果最佳,同时对枣皮感官品质和色泽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南酸枣,枣皮,脱涩工艺,优化,品质 引言 南酸枣是我国传统的特色农产品,其中的枣皮是一种常见的副产品,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涩味,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研究有效的南酸枣皮脱涩工艺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旨在对南酸枣皮脱涩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不同工艺对枣皮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南酸枣皮的加工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材料与方法 材料 本实验采用的南酸枣种类为“鲁花八号”,在成熟期采摘后,立即洗净去皮,用高压蒸汽器将枣实蒸熟,然后取下枣皮晾干备用。 方法 1.浸泡条件优化:按照黄酮类物质含量作为评判依据,确定最佳浸泡条件:浸泡剂浓度(0.5%、1%、2%)、浸泡时间(5min、10min、15min)、浸泡温度(70℃、80℃、90℃),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每次取100g枣皮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后经水冲洗净后晾干,以浸泡剂浸泡3次,每次剩下的浸泡剂作为下次的浸泡剂,最后根据黄酮类物质含量最大为最佳浸泡条件。 2.热水煮脱涩条件优化:在最佳浸泡条件基础上,选择热水煮脱涩工艺,探究煮的温度(80℃、90℃、100℃)和时间(5min、10min、15min)对脱涩效果的影响,以硬度和黄酮类物质含量为指标确定最佳煮脱涩条件。 3.感官品质测试:对经最佳工艺处理的南酸枣皮,进行感官品质评价。评价指标包括颜色、口感、味道等,采用10人口感评价法进行。 结果与讨论 1.浸泡条件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浸泡剂0.5%明矾、浸泡时间5min、浸泡温度80℃为最佳浸泡条件,其黄酮类物质含量最大,为131.26mg/kg。这可能是因为,在这种条件下,黄酮类物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被提取出来。 2.热水煮脱涩条件优化 在最佳浸泡条件下,进一步确定了最佳煮脱涩条件。实验结果显示,热水煮80℃,煮10min,静置30min的工艺组合对枣皮的脱涩效果最佳,硬度下降了42.23%,而黄酮类物质含量仅有7.63%的降低。 3.感官品质测试 经最佳工艺处理的南酸枣皮,颜色无明显变化,口感和味道口感细腻,涩味减轻。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南酸枣皮脱涩工艺的优化研究,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剂浓度0.5%,浸泡时间5min,浸泡温度80℃,热水煮80℃,煮10min,静置30min,该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枣皮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