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谏逐客书》同步训练.doc / 文档详情
《谏逐客书》同步训练.doc 立即下载
2024-12-11
约9.7千字
约6页
0
5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谏逐客书》同步训练.doc

《谏逐客书》同步训练.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6

《谏逐客书》同步训练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李斯《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
A、排比对偶联翩,行文气势充沛
B、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C、反复正反对比,纳客逐客利害昭彰
D、论证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要害
2、《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
A、秦国依赖客卿才强大起来
B、重物轻人不是统一天下的正确方略
C、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D、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3、《谏逐客书》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是为了()
A、批评秦王声色误国
B、宣扬秦国强大富足
C、美化秦王以增强其接受劝谏的可能性
D、阐发重物轻人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
4、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盗粮",后说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是()
A、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归纳法
B、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
C、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
D、前者是演绎法,后者是对比法
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闻吏议逐客逐客:驱逐在秦做官任事的非秦国籍人。
B.惠王用张仪之计张仪之计:指张仪为秦制定的连横之计。
C.遂散六国之从从:即六国服从秦国的政策。
D.昔穆公求士穆公: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错
B.而陛下说之,何也说:说到,提及
C.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抛弃
D.藉寇兵而赍盗粮赍:给予,送给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损民以益仇
C.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②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D.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认为,从前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和秦昭王四位君主都依靠客卿,使秦国富裕强大。以此看来,客卿并没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
B.文章指出,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用,那么不是秦国出产的器物也不能用,甚至连江南的金锡、西蜀的丹青也不能用了。
C.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国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D.李斯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道理劝说秦王,希望他不要赶走客卿,而加多敌国的力量。
9、下列各句中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各国的人士对秦国所做的巨大贡献。
B.张仪替秦孝公制定连衡之计离散了六国联合抗秦的合从策略。
C.文中提到的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都不是秦国人。
D.文中“太山不让……”两句借比喻劝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二、多项选择题。
10、《谏逐客书》的说服力来之于()
A、论点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
B、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鲜明
C、正言直谏,敢于批评秦王耽于声色
D、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E、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
1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这“四君"指的是()
A、秦缨公B、秦孝公C、秦始皇
D、秦惠王E、秦昭王
1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下列论据来论证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其中运用类比论证法的有()
A、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皆以客之功"
B、"地广者粟多"
C、"泰山不让土壤"
D、逐客是"藉寇兵而责盗粮"
E、五帝三王"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13、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有()
A、排比B、对偶C、比喻
D、类比E、归纳
三、简析题。
14、昔谬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美于宛,迎寒叔于宋,来玉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谬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鞋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拨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郁、邱,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胰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堆,废攘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容何负于秦哉?
(1)能体现这段文字中心论点的是哪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谏逐客书》同步训练

文档大小:5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