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德国工会的发展及其现状评析.doc 立即下载
2024-12-12
约3.5千字
约4页
0
3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战后德国工会的发展及其现状评析.doc

二战后德国工会的发展及其现状评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4页


二战后德国工会的发展及其现状评析

林老师在时间周中所开的“德国工厂之旅”的讲座上给大家分享了她在德国的见闻经历,坦然,该讲座没有多大的学术性,更多的是让大家直观的理解德国的工厂和工会的发展现状,笔者听得也津津有味,加之以前一直对德国工会的发展及构成还有现状存在诸多疑问,就想了解有关德国工会相关事宜,在阅读与之相关的部分资料后就对其做一简单阐述,也形成实践周的实践报告。
二战后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形成初步阶段,德国工会的发展也伴随着德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进行的。该阶段德国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德国工会在这段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10月,由16个行业工会组成的德国工会联合会(以下简称德工联)在慕尼黑成立,由16个行业工会组成,人员占全国有组织劳工的85%,至此,西德有了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工会组织。工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参与共决、工资增长、缩短工时等方面。德工联从钢铁行业招收推进共决机制,但工会的罢工权受到限制,斗争手段有限,所以职工参与共决机制未有很大头破。但工会在工资共识、社会保障方面有了较大的胜利,工业部门雇员每周的劳动时间从48.1小时下降到43.9小时,而每周毛薪指数则从11.4%上升到36.7%;社会福利金在社会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从17.1%(1950年)上升到24%(1965年)。
1969年10月,勃兰特在新政府成立声明中宣布,要进行更多的民主尝试。改革并扩大共决。1972年,联邦议会对《企业组织法》进行了修订,放松了对工会组织干预企业内部事务的限制,工厂委员会的共决权限得到了扩大和加强,雇员的权益得到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这是工会在为改善工厂共决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是一个巨大的进步。1976年,在社会民主党的积极推动下,《共同决策法》获得通过,其在适用范围上覆盖了所有行业和部门。新法案的实施仍然使西德雇员拥有其他西方工业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最为广泛的共决权。
进入70年代,工会与雇主之间的对立日趋尖锐,多次爆发大规模劳资斗争。经过工会在劳动时间方面的不懈努力,到1973年,全西德69%的雇员实现了每周40小时工作制。1978年达到92.6%。1977年~1978年,五金工会开始提出并追求实现每周35小时工作制,在逐步升级的劳资斗争压力下,雇主同意将每周工作时间降为38.5小时。
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社会民主党颁布和修订了《劳动促进法》、《失业救济条例》、《联邦家庭津贴法》等一系列旨在提高中下层人民福利水平的法律条例,显著扩大了社会福利的覆盖范围。
从1982年到1990年,这是西德经济自由化时期。借助美、英兴起的经济自由主义浪潮的影响,科尔政府提出“多一点市场,少一点国家”的口号,坚持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应复归到艾哈德时期的秩序政策、货币政策和供给管理。在这一阶段,德国工会受到联邦政府和雇主联合会的压制开始在劳资谈判中渐趋守势,组织与政治影响力下降。
进入90年代之后,德国工会的发展开始慢慢放缓甚至下滑。在1991年两德统一后不久,会员数一度达到1180万,是德工联历史的鼎盛时期,但也仅仅持续2-3年,便以平均每年3.71%的速度递减。
面对工会力量的不断下降,德国工会也发生了社会角色的转型,更多的扮演着法律监护者和法律弊端的反对者的双重身份,努力完善法律体系和社会制度,将现行制度对工人利益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在德国新的社会形势下,德国工会联合会也重新确立了工会组织的工作方向:集体谈判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内部组织文化与运作效率和国际合作。
现在德国工会的也面临着其自有的困境,其主要表现在:(1)工会数目、会员人数下降。(2)工会谈判对手——雇主两合会会员减少。在德国劳资关系的谈判上,工会与雇主联合会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雇主联合会的削弱乃至消失就意味着工会的削弱和消失。由于雇主的大批脱离,工会与雇主谈判达成的协议能够约束公司的范围从原来的53%下降到49%。(3)谈判质量每况愈下。(4)工会与社会民主党、企业工厂委员会的传统关系僵化(5)工会遭遇各方猛烈的批评。德国工会的困境主要是受新自由主义和全球范围内的“美国化”浪潮的冲击,也受到德国现行制度的制约,同时,德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也是对工会的重要影响因素。
尽管德国工会在近些年来遭受很多打击,但其模式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加文·凯利曾预言资本主义的模式最终胜者将是德国资本主义模式。德国模式之所以仍然具有如此魅力,就在于它在实施市场经济确保经济效率的同时,利用诸如工会组织的力量共同参与经济决策,实施经济民主从而降低市场经济的无序性、残酷性,尽可能朝社会公正、和谐的目标迈进,简单说来,德国模式的生命力在于“经济效率+社会公正”。
德国的工会模式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有着独特之处,这些特性也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二战后德国工会的发展及其现状评析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