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教材版本北师大版课题古人计数作者年龄学历职称小学高级骨干级别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建立数感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在小学低年级,对于数的感悟是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开始建立的,这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1、教材解读: 认识11~20的各数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点知识之一。从本课起,学生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一个数,而是以十为一群进行数数,这是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数一数,捆一捆。这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20各数的表象。二是摆一摆,想一想,这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三是数的认识和拓展。 2、教材纵向梳理: 纵向梳理整套教材后,我们发现:对于10以内数的学习,学生是逐一计数的,这里应用了一一对应的思想,学生一个一个数计数器上的珠子,一根一根的数小棒,一个一个的数手指头等,到了2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将正式开始由逐一计数到按群计数,学生操作小棒,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当做一个十。 3、新旧版本比较: 修改点: 1.设计了古人计数的情境,既体现了需要10以上计数的必要性,又体现了数字的文化价值。 2.增加了试一试的内容,补充了20以内比较大小的内容,这并不是作为这一课的提升出现的,而是将这一课拆成两课,成为另外一个要研究的内容。 4、横向对比: 相同点:教学中借助小棒,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不同点:更注重直观模型,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11-20以内数的认识,体现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数感。 5、学情分析 学生入学前就认识了11—20的数字,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何提升? 学生认识数,能真正理解数的含义吗? 学生是否真正将情境中的数与抽象的数字符号建立了联系? 在入学前,绝大多数孩子都认识了11—20这些数,而且基本具备了正确数出图中数量的能力。但我估计学生对一一对应的数数方法应该还是较多的使用,按群体计数的方法还没有形成,如何渗透十个作为一个整体的新的按群数数的方法?怎么样使学生充分感受“按群计数”的必要性? “数的概念的形成可以粗略的分成:计数的数,数量的数和计算的数。”数的表示不仅仅是数的读写,还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这样表示”背后的道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此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细化,引领学生一起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过程,是我要尽心尝试的。 大部分学生数位和位值观念很模糊或者几乎没有。怎样利用直观模型让学生,经历位值制建构过程? 我的定位: (1)借助数数活动,经历计数单位“十”的产生,体会位值 一些学生能直接数数与读数,但却不能很清晰的解释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现在的认知状态,应把重点放在数的意义理解上,就20以内数的认识,应重点放在十进位值制的初步建立上。 (2)选择直观模型,并发挥各种模型的价值 对于一个重要概念的体会,任何单一的表示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来说是不够的,只要有可能,就要鼓励多种方式的使用,学生可以借助实物(如手)和直观模型(如小棒、计数器、方块等)来加深理解,鼓励学生操作“直观模型”来加以体会。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 2.会用小棒和计数器直观表示10~20各数,初步了解十进制的计数方法与十进位值制的计数方法的主要特征。能说出个位、十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说出个位、十位上对应数字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及 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展示新知 师:小朋友真有精神,老师奖励大家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数宝宝还没有发明出来,古人还不会用数宝宝表示羊的只数,可他们是用什么办法表示自家的羊有多少呢? 看!(课件)这就是可爱的小女孩在清点自己的羊,图片中告诉了古人计数的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古人计数) 你能说说牧羊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计数的吗? 两块石头呢?三块呢?十块呢?十五块呢?二十块呢?大家想一想那么一大堆的石块摆起来不方便,对吧?那怎么办呢?聪明的古人就想出了一种新的办法,瞧!(课件:十块石头变成一块大石头。)你看到了什么? 那么这里1大块和3小块表示多少?一块大石头表示多少只羊? 再看这1大块6小块表示多少只? 想想用一大块表示10块和前面一块表示1想比,有什么好处? 小结:一小块一小块摆太麻烦,用一大块一大块表示10就很容易又很快数出来,对吧?又省时间又省力气。 古人真聪明,对不?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聪明的古人,用一根小棒来表示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