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文档详情
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立即下载
2024-12-16
约2.3万字
约47页
0
9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NUMPAGES47


山西沁和能源集团中村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改扩建项目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温州矿山井巷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元月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章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内容及工程技术特征
三、地层及地质构造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施工队伍准备
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技术装备与材料供应安排
第三章开拓方案的选择
一、地质条件对开采的影响
二、矿井工业场地位置的选定
三、巷道布置
四、井口数目和位置的选择
五、水平划分及运输巷道布置
六、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第四章施工工艺
一、采煤工艺
二、支护工艺
三、运输方式
第五章施工辅助系统
提升系统
通风及监控系统
采区运输系统
排水系统
供电及通信系统
地面设施
第六章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施工管理
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与进度控制
一、工期安排
二、工期保证措施
第八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灾害预防和安全保证体系
一、安全管理措施
二、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三、灾害预防
第九章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措施和质量保证体系
一、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措施
二、质量保证体系
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证措施

第一章概况

一、工程概况:
山西沁和能源集团中村煤业有限公司前身为中村煤矿,始建于1970年,于1976年投产,煤炭生产许可证生产能力为280,安全生产许可证许可能力为300。2007年,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行发〔2007〕113号文“关于山西省沁水县中村煤矿等矿井进行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的批复”,中村煤矿进行了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2007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办基发〔2007〕1529号批复了中村煤矿600机械化升级改造项目,2009年,根据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8号文“关于晋城市沁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沁和能源集团中村煤业有限公司属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900。
二、工程内容及工程技术特征
1、工程内容:
本《设计》所述的工程为中村煤业90万吨/年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工程。
2、工程技术特征:
1、生产规模:900,净增600。
2、矿井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3、矿井新增井巷总工程量为7138m,其中岩巷753m、煤巷6385m,总掘进体积为82635m3,按净增600计算,万吨掘进率为118.9m
4、矿井服务年限21.9a,其中2号煤层服务年限:12.2a。
5、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移交生产时以一个综采工作面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6、通风系统:中央分列式。
7、主斜井提升方式:安装800的U型大倾角强力胶带输送机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
8、原主立井改为回风立井,选用两台8-№22(B)型防爆对旋式通风机。
10、新建地面10变电所,仍采用10下井,地面用电电压10、380/220V、井下用电电压1140/660V。
11、吨煤电耗:12.89·h
12、矿井全员效率:9.5工
13、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期为13.5个月,其中施工准备期1个月,建井工期12.5个月。
三、地层及地质构造
1、地层
井田内地层自下而上为奥陶系中统马上家沟组(O2s)、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2t)、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新生界第四系。井田内地表出露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和第四系地层,其余出露于井田外西部、南部地区。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
出露于井田以西、南地区,与下马家沟组整合接触。本组为含煤地层基底,岩性主要以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组成,质纯、性脆,夹泥质灰岩,节理发育,且不规则,多为方解石或泥质充填,有溶蚀现象。本组厚度约400m。
2)石炭系(C)
(1)中统本溪组(C2b)
出露于井田以东的沟谷内,与下伏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约10.00m,甚至更薄,岩性主要为灰白色或兰灰色铝质泥岩、铝土矿层,下部含瘤状黄铁矿结核。本组厚0~17.1m,平均5.93m,北部较厚,向南变薄甚至尖灭。
(2)上统太原组(C2t)
本组零星出露于井田以西的沟谷中,与下伏本溪组界限不明显,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59.84~81.56m,平均69.8m,厚度变化北部厚、西南薄。根据岩性特征,本组可明显分为三段:
下段(C3t1):从本溪组顶部至15号煤层顶,本段厚4.2~7.26m,平均5.82m左右,由黑色泥岩及煤层组成,其中15号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
中段(C3t2):从K2石灰岩底至K4灰岩顶,本段厚40.24~51.3m,平均44.85m。岩性主要由石灰岩、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石灰岩K2、K4层位稳定,K2有时分为2层。
上段(C3t3):从K4石灰岩底至K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文档大小:9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