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管理中的"礼"与"和"-0.doc / 文档详情
管理中的"礼"与"和"-0.doc 立即下载
2025-01-04
约3.2千字
约6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管理中的"礼"与"和"-0.doc

管理中的"礼"与"和"-0.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管理中的"礼"与"和"


中国社会的基本承诺,在儒家看来是“礼”和“和”。“礼”是规则,指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和”则包含了公平和仁爱,只有在公平和仁爱的基础之上,社会才能和谐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顺为贵。以前圣明君主治国,都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无论大事小事都按这一条原则去执行。但也有不能实行的,那就是只知道和顺可贵而一味地和顺,而不用礼法去制约,也是行不通的。”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孔子晚年的学生,得意门生,对孔门的“孝”和“礼”有深刻研究。要想深入了解有若的这段话,知道为什么要用“礼”来制约“和”,必须首先了解孔门的一个最关键的概念——礼。
“礼”是做什么用的
关于“礼”的概念和标准,孔子的弟子荀子是这么说的:
“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就会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欲望而没有一个标准限度,就会发生争夺与争执;争夺与争执会演化为大的祸乱,进而演化为困顿与贫穷。古代的圣王厌恶祸乱的产生,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利益分配原则,既调和人们对欲望的追求,又满足人们对欲望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会由于物质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质也绝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质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和人们欲望的。
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进一步阐述了“礼”的应用:“礼在人事上也叫做义,具体表现为财货、精力、辞让、饮食、冠婚、丧祭、射御、朝聘等项礼仪。所以说,礼仪这个东西,是做人的头等大事。人们用礼仪来讲究信用,维持和睦,使彼此团结得像肌肤相接、筋骨相连一样。人们把礼作为养生送死和敬事鬼神的头等大事,把礼作为贯彻天理、理顺人情的重要渠道。”
人与人之间由于立场不同会有差异,事与事之间由于角度不同彼此会有矛盾,国与国之间由于理想不同就会发生战争。中和这些差异和矛盾,就靠礼。假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这怎么行?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礼,事与事之间要礼,礼的作用是“和为贵”,就是调和矛盾,在制衡中实现均衡。
被误用的“和为贵”
在企业里,常常存在为了和而和的现象,导致“老板太亲和,公司会衰落”的结果。很多企业老总,喜欢学习,他们笃信做人要善,于是就开始了“和”之旅。
贵州的一位企业家,生于农村,十八年前带着一帮村民进了城,初衷只是想混口饭吃,结果借着改革开放的机会做成了一个资产上亿的公司。既然当了董事长,那就一定要把公司做得更好,于是,他花了好几十万读了两个一流商学院的MBA。尽管主观上他只是想更多地结交一些生意上的朋友,但客观上还是长了知识、开了眼界,有了让公司再上一个台阶的想法和动力。新来的员工很认同他变革的构想,但让他头痛的是,当初和他一起出来闯天下的老弟兄们却成了公司变革的阻力。他们对与公司“光荣革命传统”有关的一切东西赞赏有加,但对促使公司与时俱进的改革方式极度反感。元老们的极力阻挠,导致该企业家从EMBA同班同学中大力挖来的四位高管挂冠而去,花气力培养企业的大学生“新生力量”也损失近半。渐渐地,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出现了颓势。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位企业家坦言,他不愿意和那些老弟兄们闹翻脸。他说:“我跟他们刚开了个头,有两个人眼泪就出来了。他们说当初跟我一起出来闯荡,是相信跟着我会有出息,是从骨子里信任我,可不是单纯就为了几个钱。听他们这么一说,我的心就软了。”
问题就在这里。这位企业家过于注重他与这些公司元老们之间的和顺,为了人际关系间的和顺而忘记了企业的责任与管理制度,忘记了对元老的和顺就是对其他员工的苛责,对公司的不负责,公司自然就会出现乱象。
这个问题在《孙子兵法》中是这样说的:“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意思是:只知道厚待士兵却指使不动他们,只知道溺爱却指挥不动他们,士兵违法乱纪却不能惩罚他们,这样的士兵就像宠坏的孩子一样,是不能用来作战的。作为管理者不是不能有仁爱之心,而是不宜仁慈过度。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失之于宽,乃至“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当然就不是称职的管理者了。
所以,有若说“小大由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通过礼来处理,没有了礼就一定会出问题。反观近代,出现的很多问题往往就是因为忘记了礼的精神而执著于礼的表面——和,最后丧失了礼的根本。所以,有若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的管理价值
那么,礼在现实社会和企业管理中是如何体现的,即出现的矛盾该如何调和?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没有完美的社会,人类社会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的社会总是相对的,封建社会之于奴隶社会是完美的,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又是不完美的。时代在进步,我们也需要不断调和各种思想和主义。
在
查看更多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管理中的"礼"与"和"-0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