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耗羡--我国古代的附加税.doc / 文档详情
耗羡--我国古代的附加税.doc 立即下载
2025-01-04
约1.1千字
约2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耗羡--我国古代的附加税.doc

耗羡--我国古代的附加税.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耗羡--我国古代的附加税


耗羡一词,是“火耗”与“羡余”的合称。明代中叶以后,田赋由税粮改为征银。为了运送方便,官府要把百姓交纳的碎银在高温下熔铸成整块的银两,这样,销熔时就会有所损耗。所谓火耗,就是地方官府借口弥补所征银两在熔铸时的损耗而增收的税,属于附加税,不上缴国库,归地方官所有。一般情况下,征收的银两中每两加收四至五钱作为火耗。若经州县逐级加派,税额更大。羡余原意是盈余,剩余,亦指正税外增征的附加额。一言以蔽之,耗羡,火耗和羡余都是指征收钱银时,以弥补损耗为由在正额(即正税数额)之外加征的部分,只是诠释的侧重面不同而已,因它们由州县自行征收和支配,曾被康熙帝称作是地方官的“私事”。征收耗羡银的初衷,一是弥补征税成本支出和官俸之不足,二是解决地方衙门办公费用。然而,封建官吏的欲壑难填,将耗羡银中饱私囊及利用耗羡银请客送礼之风愈演愈烈,以致耗羡征收率均为正税的四至五成,山东、河南等地高达八成。官府的狂征暴敛使老百姓不堪忍受,也造成了吏治不清,贪官污吏朋比为奸,加剧了本已激化的社会矛盾,直接威胁到封建统治。1723年,康熙去世,45岁的雍正登基,这是一位了解世情,具有丰富统治经验又有所建树的封建帝王。雍正早已看到耗羡之重这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所以,在他登上皇位的次年七月初六,便发出了将耗羡归公的圣令,要求州县把耗羡银“尽数提交藩库”。这样一来,州县看到征收耗羡与自己无甚好处,就不会滥征多征,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和吏治澄清。雍正帝规定归公后的耗羡有三大用途:一是弥补藩库亏空,二是发放给地方各衙门作办公费,三是实行“养廉银”制度,即从耗羡银中提取一部分,发给地方各级官员一定的银两用以养廉。这样,既不增加中央财政负担,也不增加税收额,一石数鸟,解决了几个棘手问题。各官养廉银的数目,主要决定于官职高低,各省之间,由于政务繁简及赋税多少不同,略有差异。随着藩库银亏空弥补完毕,养廉银不断增加,到雍正十二年,有的省份总督养廉银高达2万两,县令也有2000两之多。提耗羡和设立“养廉银”制度的实行,整饬了吏治,相对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但其积极作用是有限的,在清朝,贪赃枉法屡禁不绝,说明“廉”是不能靠“银”来养的。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查看更多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耗羡--我国古代的附加税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