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下名著《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 一、书籍整体架构 经部经典开篇引导 以《说文解字》为首,因为文字是理解经典的基础。通过介绍这部字书,为读者打开理解古代经典语义的大门。然后依次介绍“经”部其他经典,像《周易》《尚书》等,这些经典在古代学术和思想领域占据核心地位,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 史部经典承上启下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经典的演变。《史记》和《汉书》等著作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展示了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这些史书的介绍,让读者了解经典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子部经典展现思想多元 诸子百家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多样性。介绍了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的思想,展示了他们对社会、政治、道德等诸多问题的见解,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争鸣,也为理解经典中的思想交锋提供了基础。 集部经典文学收官 诗、文相关内容在最后,这部分主要讲文学经典。从《诗经》开始的诗歌传统,到后世的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和发展,也展现了经典在文学领域的传承。 二、具体经典介绍 《说文解字》 历史背景与作者意图 东汉时期,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研究成为学术发展的需要。许慎著《说文解字》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当时文字使用的混乱,探寻字源,使人们能够正确理解经典文献中的文字含义。 六书理论详细解析 象形:通过描绘事物的外形轮廓来造字,如“山”像山峰起伏的形状,“水”像水流的形态,这是最直观的造字方法,体现了古人对事物的观察和简单的图形记录能力。 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指示符号来表示新的意义。例如“本”,在“木”(树木)的底部加一横,指示这是树根的部位;“末”则在“木”的顶部加一横,表示树梢。 会意: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意义。如“休”,由“人”和“木”组成,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明”是由“日”和“月”组合,象征光明。 形声:这是最能产的造字方式,一边表示读音(声旁),一边表示意义(形旁)。例如“江”“河”,“氵”表示与水有关(形旁),“工”“可”分别提示读音(声旁)。 转注和假借:转注的说法有多种解释,一般认为是同义字相互解释,如“考”和“老”,意义相近,可以互相注释。假借是指本来没有这个字,借用同音字来表示,如“其”本是簸箕的象形,后来假借为代词“其”。 《周易》 占卜起源与早期应用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现象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敬畏,于是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周易》最初就是一种占卜的工具,人们利用龟甲、蓍草等进行占卜,然后根据《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来解读占卜的结果。 卦象系统与哲学思考 八卦的基本含义:八卦分别为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这些卦象代表了自然界的基本要素,并且相互组合形成六十四卦,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复杂变化。 阴阳观念的深入理解:阴阳是《周易》哲学的核心。阳爻(—)和阴爻(--)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卦象。例如,在解释季节变化时,春夏阳气上升,为阳;秋冬阴气渐盛,为阴。这种阴阳的相互转化体现在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事关系等诸多方面,是一种对世界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概括。 《诗经》 收集与整理过程探秘 采诗说细节: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他们巡游各地,收集民间的歌谣。这些歌谣反映了百姓的生活、情感和风俗等诸多方面。采诗的目的包括了解民情,以便统治者更好地进行统治。例如,通过采集的民歌,统治者可以知晓百姓对政策的看法、各地的生产生活情况等。 献诗说补充:诸侯、卿大夫等贵族也会向天子献诗。这些诗有的是自己创作,有的是收集整理的。献诗的场合包括朝会、祭祀等,诗的内容往往涉及对统治者的赞美、讽谏等诸多方面。 内容深度剖析与艺术手法应用 “风”的地域特色与情感表达:“风”包含了十五国风,来自不同的诸侯国和地区。这些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情感表达上也非常丰富。比如《郑风·子衿》,通过描写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展现了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 “雅”的宫廷文化与社会意义:“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为西周初期的作品,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如诸侯朝见天子等,内容上多涉及国家大事、祖先的功绩等。小雅则在贵族的宴享等场合使用,其中也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小雅中的《采薇》,既描写了士兵的征战生活,又体现了他们复杂的思乡情感。 “颂”的祭祀功能与文化价值:“颂”主要用于宗庙祭祀,是对祖先、神灵的赞美和歌颂。这些诗在形式上较为庄重、肃穆,如《周颂·清庙》,通过歌颂周文王等祖先的功德,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对宗庙祭祀的庄重之情。 赋比兴手法的经典范例与作用 赋的叙事功能:赋的手法在《诗经》中大量运用,用于详细地叙述事件或描绘场景。例如《豳风·七月》,以时间为线索,逐月叙述了农民一年的劳作生活,从正月开始修理农具,一直到十二月凿冰祭祀,完整地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