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寒食节的来历和风俗.doc / 文档详情
寒食节的来历和风俗.doc 立即下载
2025-02-19
约2.7千字
约6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寒食节的来历和风俗.doc

寒食节的来历和风俗.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6页
寒食节的来历和风俗

说起寒食节可能人们会觉得陌生但是说起清明人们却并不是很陌生而寒食节和清明节一样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下是wtt为大家准备的有关寒食节的简介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寒食节的来历是什么
远古时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春秋时代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魏晋时期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关于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古代传说源于对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子推的纪念。晋国君主晋献公宠爱妃子骊姬于是杀掉太子申生打算改传位于骊姬之子奚齐。太子弟重耳为逃避灾祸只好逃命他国途中贫病交加险些冻饿而死。随行的介子推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一片肉制成羹汤献给重耳才使其得以保全生命度过难关。后来重耳归国当上晋国国君即为晋文公+然而在封赏随从流亡的功臣时晋文公却惟独忘掉了介子推。当晋文公得知介子推携其老母躲进绵山过起隐居生活时便多次派人召请其上朝受封介子推却直意不出。这时有人献计放火烧山认为介于推是个孝子他一定会保护老母下山避火。不料大火过后人们发现介子推竟然与老母一起抱着大树被烧死。晋文公极为愧疚痛悔大哭之后遂下令将介子推厚葬又将其遇难之日定为寒食节全国严禁举火无论何人--律不准吃热的食物以示对介子推的悼念之意。
寒食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
古代先民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着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之推忠贞不渝的怀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饮料达数十种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介休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有企盼国富民强之意;祭食面燕介休方言为教育后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风亮节。寒食节插柳意为追求政治清明。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
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
各地寒食节吃什么
山西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上海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寒食节的来历和风俗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