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11页 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中医大毕业论文2篇 中医学起源于汉族,是由汉族人民发展出来的,它本身也是汉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随着高职中医教育的发展,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中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基层中医人才的需要。 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篇 1 浅谈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 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 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 《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 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 《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 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 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 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 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2.1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 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 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 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 《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 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 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 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2.2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 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 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 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2.3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 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 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 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 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 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3.1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3.2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 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 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