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语文答题技巧答题思路总结.pdf / 文档详情
语文答题技巧答题思路总结.pdf 立即下载
2025-03-07
约9.9千字
约17页
0
46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答题技巧答题思路总结.pdf

语文答题技巧答题思路总结.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
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
比

三、说明文分类:
1、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
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七、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八、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
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
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臵悬念
(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
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本身作用+句子语境)
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
形象生动。
2、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予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
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3、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4、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
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5、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6、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
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
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答:不行。(动词)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不行。(形容词)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不行。(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
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诗歌鉴赏题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
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
三方面缺一不可。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
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
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
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语文答题技巧答题思路总结

文档大小:46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