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温州理工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完整版.docx 立即下载
2025-03-08
约11.5万字
约171页
0
17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5年温州理工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完整版.docx

2025年温州理工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完整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温州理工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一句,对其意思理解正确的是()。A.喜欢读书,碰到意义难通之处,不需求细细的解释B.认真读书,不去追究深意是不行的C.喜欢读书,但不会曲解书中的道理D.认真读书,碰到意义难通的地方,一定要查找答案【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是喜欢读书,要领会书中的精神,不要咬文嚼字,追求逐字的解释。故本题选A。
2、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下列省份主要位于黄土高原的是()。A.陕西省B.河南省C.山东省D.安徽省【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黄土高原地区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46个地(盟、州、市),282个县(旗、市、区)。A项正确,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主要位于黄土高原。B项错误,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不在黄土高原上。C项错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不在黄土高原上。D项错误,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地区,不在黄土高原上。故本题选A。
3、拔河为双方各执绳一端进行角力的体育活动,属于中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冬日里来上一场拔河,既可以增进团队友谊,又能强身健体。下列选项中,不利于拔河取得胜利的是()。A.挑选体重较大的队员参与比赛B.要求队员穿鞋底没有花纹的运动鞋C.比赛中,身体倾斜度要达到45度以上D.比赛中脚使劲儿蹬地身体向后仰【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拔河比赛时,两队的队员对绳子的拉力相同,原因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之所以获胜,是凭借地面对队员的摩擦力大的原因。所以必须增大摩擦,可以从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方面来找办法。A项正确,体重大的人,对地面的压力较大,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不容易被拉走。B项错误,鞋底没有花纹的队员,接触面平滑,对地面摩擦力较小。应当穿鞋底粗糙的运动鞋。C项正确,在比赛中,人使劲向后仰,借助对方的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身体倾斜度要达到45度以上,脚在前面,身体在后面,身体的重心一定要低,这样不容易被拉跑。D项正确,每个队员施力的方向相同,可以形成一个较大的合力,在此过程中,力的合成中合力的方向与每一个分力保持一致。故本题选B。
4、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1840-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故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此期间,列强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C项错误,甲午战争以1894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1895年《马关条约》签字为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D项错误,1900年八国联军(日、美、奥匈帝国、英、法、德、意、俄)攻占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占领北京,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故本题选A。
5、“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A.《左传》B.《离骚》C.《战国策》D.《论语》【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该句出自《论语·八佾篇》。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孔子认为,一个僭礼的人为害于国家很大,所以说这样的人不可容忍。故本题选D。
6、下列诗句中,没有抒发为国牺牲情怀的是()。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C.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本诗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B项正确,本诗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诗句意思是: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岂能因祸而逃避,见福就趋附呢?表达了诗人坚持民族大义,舍身报国的情怀。C项正确,本诗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吟咏壮士愿意为国捐躯、一去不还的豪言志向。D项错误,本诗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诗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5年温州理工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完整版

文档大小:17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