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西藏山南地区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豆蔻”是指()岁。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豆蔻是白豆蔻的别称或白豆蔻的果实和种子的俗称,可以入药,也比喻少女。出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所以豆蔻指的是十三四岁。B项错误,古代女子年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称为及笄。指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C项错误,古代没有对十八岁的特定称谓。D项错误,男子20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表示成年,但还比较年少,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故本题选A。 2、四川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大省。A.5B.4C.3D.2【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情省情。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接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5大省,位居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千米)、西藏(面积122.8万平方千米)、内蒙古(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青海省(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之后。故本题选A。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中包含了几种颜色()。A.五种B.四种C.三种D.二种【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其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它们分别是黄色、绿色、白色、蓝色,一共四种。故本题选B。 4、物理学解释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场景形成原因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井底之蛙B.凿壁偷光C.立竿见影D.海市蜃楼【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井底之蛙体现光的直线传播,外界的光线可以射入井底的角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因此,深度越深,看到的范围就越小。B项正确,凿壁偷光体现光的直线传播。C项正确,立竿见影体现光的直线传播。D项错误,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本题选D。 5、《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其中最具有民歌特点的作品是()。A.《国风》B.《大雅》C.《周颂》D.《商颂》【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故本题选A。 6、人们常用“豆蔻年华”来比喻少女的青春年华,一般是指()的女子。A.十一、二岁B.十三、四岁C.十五、六岁D.十七、八岁【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豆蔻年华是指古代十三、四岁的少女,典故出自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形容少女像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此后就开始使用“豆蔻”来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故本题选B。 7、他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他是()。A.孙武B.吴起C.孙膑D.商鞅【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B项正确,吴起是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早年学儒术于曾申门下,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C项错误,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D项错误,商鞅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故本题选B。 8、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除()使用汉语外,其他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A.瑶族B.回族C.壮族D.苗族【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情省情。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除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他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并都在使用,分别是汉语、壮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其中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