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下列关于我国工业基地的说法错误的是()。A.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B.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C.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珠江乡角洲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情社情。A项错误,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濒临渤海,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唐山市。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项正确,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它位于东北三省。C项正确,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上海、南京、杭州及其附近地区。工农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项正确,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同时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华人投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故本题选A。 2、根据自然环境对戏曲的影响判断,“威风锣鼓”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A.内蒙古草原B.江南丘陵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晋南威风锣鼓,早名为“锣鼓”,俗称“家伙”,流行于山西省晋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打击乐艺术形式。起源于尧舜时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表演起来鼓声如雷、粗犷豪放;钹音清脆、荡气回肠;锣鸣镗镗、排山倒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富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称。2006年5月20日,山西省临汾市申报的晋南威风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故本题选D。 3、高速数据网以()作信息传输主干线。A.以太网B.互联网C.5GD.光缆【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构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是以光缆作为信息传输的主干线,采用支线光纤和多媒体终端,用交互方式传输数据、电视、话音、图像等多种形式信息的千兆比特的高速数据网络。故本题选D。 4、古代夜间计时以“更”为单位,一夜分五更,五更指()。A.凌晨3点到凌晨5点B.凌晨1点到凌晨3点C.晚上11点到凌晨1点D.晚上9点到晚上11点【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五更”,是指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指晚上约7-9点的时间;二更指晚上约9-11点的时间;三更指晚上约11点-凌晨1点的时间;四更指凌晨1点-3点的时间;五更指凌晨3点-5点的时间。故本题选A。 5、()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A.鸣沙山—月牙泉B.城隍山—玉泉C.鸣沙山—趵突泉D.城隍山—虎跑泉【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A项正确,鸣沙山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选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城隍山位于钱塘江北岸,西湖东南面,是西湖群山延伸进入市区的成片山岭;玉泉位于杭州西湖、仙姑山北的清涟寺里,是一口长方形的水池。“城隍山—玉泉”均不属于甘肃省的景点,选项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鸣沙山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趵突泉,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面积达158亩,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鸣沙山—趵突泉”不属于同一个地方的景点,不可搭配到一起。选项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城隍山位于钱塘江北岸,西湖东南面,是西湖群山延伸进入市区的成片山岭;虎跑泉位于浙江杭州市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侧院内,距市区约5公里。“城隍山—虎跑泉”均不属于甘肃省的景点。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6、收费站提供的便民服务项目一律免费,基本服务项目不包括()。A.车辆加水B.内服药品C.维修工具D.饮用开水【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收费站便民服务项目包括,为过往车辆加水、饮用开水、维修工具、应急药品、政策咨询、高速公路行车指南等。故本题选B。 7、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许多政策来保护生态环境,先秦时期有位哲人就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一保护环境的理念,上述内容所涉及的哲人是()。A.孔子B.孟子C.荀子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