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是指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A.思想革命B.思维发展C.理念革新D.科学革命【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科学革命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即是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它来自于科学的新发现、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确立,从而通过科学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基于此提出新的原则。目前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了四次科学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对人类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故本题选D。 2、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也是最著名的()窑。A.白瓷B.黑瓷C.唐三彩D.青瓷【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白瓷是在青瓷基础上发展而来,在烧制青瓷的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生坯挂釉,入窑经过高温火焰烧成的素白瓷器。B项错误,黑瓷也称天目瓷,是民间常用器皿常见的釉色之一——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瓷器。C项错误,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D项正确,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越州境内,即今浙江省宁绍平原上的绍兴、宁波两地。故本题选D。 3、关于文学作品与其作者,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A.《桃花扇》——孔尚任B.《西厢记》——王实甫C.《牡丹亭》——汤显祖D.《汉宫秋》——关汉卿【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桃花扇》的作者是清代戏曲作家孔尚任,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B项正确,《西厢记》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C项正确,《牡丹亭》的作者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D项错误,《汉宫秋》的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是一部杂剧作品,讲述的是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D。 4、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学能变成热能,再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1814年,英国工程师()发明并运行了第一台蒸汽机车。A.富尔顿B.瓦特C.斯蒂芬森D.马可尼【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罗伯特·富尔顿,美国发明家,1807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动力的轮船。B项错误,瓦特,英国发明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项正确,乔治·斯蒂芬森,英国工程师,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旅行者号”,被誉为“铁路机车之父”。D项错误,马可尼,意大利工程师,被称作“无线电通信之父”。故本题选C。 5、下列不属于能源技术方面的高新技术是()。A.氢能B.核能C.光电子D.太阳能【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B项正确,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C项错误,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统称为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军事领域和传统产业领域,不属于能源技术方面的高新技术。D项正确,太阳能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是一种开发中的新型能源,它已经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题选C。 6、“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出自毛泽东《七绝・改诗赠父亲》。其中诗句中的“桑梓”指代的是()。A.树木B.故乡C.墓地D.名声【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以备养蚕、制器物所用,后来人们就用“桑梓”指代故乡。“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意为“死后埋葬尸体何必在故乡的土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体的青山”,表达了毛泽东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故本题选B。 7、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下列代称含义正确的是()。A.婵娟指繁星B.须眉指女子C.社稷指国家D.布衣指王侯【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诗中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