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对于新冠疫情防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加强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其中慎终如始”出自()。A.《周易》B.《韩非子》C.《孟子》D.《老子》【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慎终如始,出自《老子》第64章,意思是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故本题选D。 2、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时至今日仍然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要影响。提出“三纲五常”和“天人感应”这一思想的是()。A.程颐B.王阳明C.朱熹D.董仲舒【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程颐是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与其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B项错误,王守仁号阳明,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C项错误,朱熹是宋朝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D项正确,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儒家代表人物。他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他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故本题选D。 3、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医,其确立的六经辨证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被后世尊称为“医圣”,这位名医是()。A.张仲景B.孙思邈C.华佗D.李时珍【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其所著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也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B项错误,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通过不断积累走访并记录民间的医疗经验,完成了《千金要方》。C项错误,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和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是中国最早开始进行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医生。D项错误,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李时珍自1565年起,历经27年完成了《本草纲目》,此外其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故本题选A。 4、“落花流水”的本意形容的景象所在季节是()。A.残春B.盛夏C.深秋D.寒冬【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落花流水”出自唐朝李群玉的《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原用来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也指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故本题选A。 5、随着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人脸识别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脸识别属于下列哪一工程项目?()A.人工智能B.大数据C.自动化D.云计算【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脸识别技术是指利用分析比较的计算机技术识别人脸,属于图像识别技术的一种。B项错误,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C项错误,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D项错误,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故本题选A。 6、下列反映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诗句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尤须待阖棺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该句出自唐代杜甫《望岳》,“岳”即泰山。这句诗表面写的是诗人由望泰山产生了登泰山的愿望,也反映了为人、做学问等,要做到高处才能有更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