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300题) 1、[单选题]3,7,13,21,31,()。A.38B.41C.43D.49【答案】:C【解析】7-3=4,13-7=6,21-13=8,31-21=10。4、6、8、10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即所填数字为31+12=43。 2、[单选题]研究人员对四川地区出土的一批恐龙骨骼化石进行分析后发现,骨骼化石内的砷、钡、铬、铀、稀土元素等含量超高,与现代陆生动物相比,其体内的有毒元素要高出几百甚至上千倍。于是一些古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恐龙死于慢性中毒。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质疑上述推测的是()。A.恐龙化石附近土壤中的有毒元素会渗进化石B.恐龙化石内还有很多相应的解毒元素C.这批恐龙化石都是老年恐龙,属于自然死亡D.在恐龙化石附近的植物化石里,有毒元素含量很少【答案】:D【解析】题中所要质疑的推测是出土的恐龙死于慢性中毒,得到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化石内的有毒元素比现在动物高出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若要质疑这一推测,则须指出恐龙骨骼化石中的有毒元素与恐龙的死因无关。D项,植物化石中的有毒元素含量很少既不能解释为什么恐龙骨骼化石的有毒元素高,也与恐龙的死因无关,故不能质疑推测。A项,指出毒素来自死后,与恐龙的死因无关,质疑了推测。B项,指出恐龙具有解毒元素,即恐龙可能不会中毒,死因与中毒无关,质疑了推测。C项,说明恐龙的死因是年老,而不是中毒,直接否定论点。 3、[单选题]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从权利是指在互有关联的两个民事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效力制约的权利。从权利随主权利的存在而存在,随主权利的消灭而消灭。下列属于从权利的是()。A.抵押权B.债权C.著作权D.上诉权【答案】:A【解析】从权利定义的要点:①其效力受另一效力制约;②随主权利的存在而存在,随主权利的消失而消失。A项正确,抵押权是在债权的基础上设立的,债权消灭抵押权也随之消灭,其效力受债权效力的制约。符合从权利的定义。BCD三项错误,“债权”、“著作权”、“上诉权”没有受其他权利或效力的制约,是独立的权利,并不依附于其他权利而存在,不属于从权利。 4、[单选题]教师与医生、律师一样,是个实践性、服务性的岗位。教师是否称职、优秀,主管部门的考核和评价固然重要,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其实更有参考价值。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多是在品德、能力、出勤以及学生成绩等诸方面都要求上进者;反之,为了受学生欢迎,很多老师在日常工作的各方面都不断提高自我要求,产生良性循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学生和教师之间其实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B.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评时应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C.只有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才是真正优秀的教师D.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我要求,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答案】:B【解析】文中的主旨句是第二句,即“教师是否称职、优秀,主管部门的考核和评价固然重要,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其实更有参考价值”。后面的文字都是在解释为什么学生的认可度更有参考价值。即文段意在说明评价教师是否称职、优秀,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是重要的参考条件。因此答案选B。 5、[单选题]网络犯罪是指在网络空间内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攻击对象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它具有犯罪现场和空间的虚拟性、犯罪行为的隐蔽性和犯罪手段的智能性等特点。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网络犯罪的是()。A.张某开办某网站,在网上提供色情电影120部,访问量达数千人B.李某与某女网民“裸聊”,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抓拍多张对方裸体照片,通过E-mail向对方寄送照片并敲诈5000元C.大学生王某利用在某网络公司工作之机,进入游戏数据库,窃取可以交换游戏时间的“金币”,并在网络中叫卖,获得非法收入D.赵某与女大学生刘某数次在网上聊天,两人彼此都有好感,于是约定见面聊天,见面后赵某见刘某非常漂亮顿生邪念,将刘某拖到僻静处对其实施强暴【答案】:D【解析】“网络犯罪”定义的要点:①在网络空间内;②以计算机为犯罪工具或攻击对象。D项,赵某和刘某虽是在网上认识,而是在现实当中发生的强奸罪,不符合①②。 6、[单选题]毋庸置疑,晚清以降中国遭逢千百年未遇之大变局,被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当中,从世界中心沦为所谓边缘的“远东”,在世界历史和文化上一再缺席,遭遇了深刻的文化身份危机,不断被误读、曲解和妖魔化。正是在这一历史语境中,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就显得越发重要和紧迫。这段文字中的“历史语境”是指()。A.中国被西方列强边缘化B.晚清中国所遭遇的历史大变局C.中国融入资本主义体系的时机D.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曲解和妖魔化【答案】:D【解析】文段意在强调在世界历史和文化上一再缺席亟待重释,由“正是在这一历史语境中”可知,其指代的是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曲解和妖魔化。因此答案选D。 7、[单选题]音乐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