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汇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3-08
约11.3万字
约170页
0
16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5年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汇编.docx

2025年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汇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海南省的东面和南面未与下列哪个国家为邻?()A.菲律宾B.柬埔寨C.印度尼西亚D.马来西亚【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情省情。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北面有俄罗斯、蒙古,南面有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西面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东面有朝鲜。我国海上邻国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不是我国的邻国,所以,海南省的东面和南面未与柬埔寨为邻。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蝉鸣”中蕴含的生物知识是()。A.种间竞争B.物质循环C.生物的应激性D.昆虫的趋光性【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A项错误,种间竞争是不同种群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与题干表述无关。B项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与题干表述无关。C项正确,应激性是指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使生物体能趋利避害和趋吉避凶。应激性与活动性是生物对自然信息的本能反应。生物体内或体外物理或化学变化,如温度、压力的变化,光线的颜色和强度的变化,土壤、水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等,都可能对生物产生影响。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题干所说的鹊被明月惊飞,体现了生物的应激性。D项错误,趋光性是一种生物对光靠近或远离的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正趋光性昆虫是喜欢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发育、活动的昆虫,常说的飞蛾扑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题干未表现昆虫的趋光性。故本题选C。
3、“六亲不认”中的“六亲”是指()。A.祖父、祖母、父、母、妻、子B.父、母、兄、弟、妻、子C.父、母、妻、子、孙、曾孙D.父、母、兄、弟、姐、妹【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六亲不认”,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据《汉书》记载,六亲指的是以父、母、兄、弟、妻、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六亲不认”也由最初的贬义词逐步演化成中性词了,代指为了公众利益而抛却私情,办事按规矩的铁面无私。故本题选B。
4、我国第一代计算机的诞生是在()年。A.1946B.1958C.1959D.196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我国从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全部调机工作结束,进行了公开表演运算,从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故本题选B。
5、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其核心是()。A.忠B.孝C.仁D.义【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文化流派。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将“仁”定义为:仁者“爱人”。“仁”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故本题选C。
6、下列国家不属于“金砖国家”的是()。A.韩国B.巴西C.印度D.南非【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情省情。金砖国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Africa)的英文首字母,而该词与英语单词中的砖(Brick)类似,故被称为“金砖国家”,没有韩国。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A。
7、洪武十三年,明太祖除掉胡惟庸,而后罢左右丞相,废中省,七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给皇帝当顾问。明太祖这种做法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C.提高政府办事效率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洪武十三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集皇权、相权于一身,大大加强了皇帝专制集权。A项错误、B项正确,“罢丞相、费中省、设大学士”的行为不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是为了收归权力、加强皇权。C项错误,废除宰相制度与政府办事效率无关。D项错误,由于失去了相权的制衡,皇权专制加强,权力平衡受到了破坏。故本题选B。
8、被称为“现代电
查看更多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5年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汇编

文档大小:16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