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立即下载
2025-03-09
约11万字
约166页
0
16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5年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2025年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古诗词中“东风”一般指春风或者代指春天,一方面表达春天的温馨、欢欣,显示作者喜悦的心情。晚春的东风也能吹落百花,象征着一种饱受摧残的境遇。下列选项中,诗句中的“东风”与其他选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东风元自好,只怕催花老B.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C.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D.东风催露千娇面,欲绽红深开处浅【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诗句出自北宋程垓的《菩萨蛮·访江东外家作》,意思是:东风本身是很好的,只是会加速百花的凋谢。表达的是作者较为悲伤的心情。B项正确,诗句出自南宋周紫芝的《秦楼月》,意思是:东风停歇后,花瓣铺满了整个院子,就好像雪一样。体现出作者的伤感情绪。C项正确,诗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意思是: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此句中“东风”体现了作者凄凉的处境和悲哀的心情。D项错误,诗句出自北宋柳永的《木兰花·海棠》,意思是:春风吹过,海棠花竞相怒放,含苞待放的花颜色深,盛开的花颜色浅。作者将海棠花比作美人,描写出作者看到海棠花盛开的喜悦心情。故本题选D。
2、关于科技常识,错误的是()。A.德国是最早提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这一概念的国家B.工业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设备C.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D.声呐是利用无线电波的探测设备【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即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B项正确,工业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C项正确,无线充电又称为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磁场共振原理,由供电设备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D项错误,声呐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水下探测和通讯任务的电子设备。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D。
3、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A.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属于有机化合物B.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正式确立了近代化学C.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的产物D.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制作出了元素周期表【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错误,狭义上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等,氯化钠为典型的无机物。B项正确,1777年,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氧化说,正式确立了近代化学。C项正确,离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D项正确,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故本题选A。
4、蔬菜储藏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其呼吸强度,可以通过()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A.降低空气中氧浓度B.增加空气中氧浓度C.减小空气湿度D.增大空气湿度【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B项错误,呼吸作用指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氧化降解并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呼吸作用和空气中的氧气或者二氧化碳浓度有关,果实贮藏时,降低空气中的氧浓度或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抑制呼吸,有利于延长贮藏期。故可以通过降低空气中氧浓度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C、D两项错误,蔬菜的呼吸强度与空气中温度有关,而与湿度无关。故本题选A。
5、近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讲述了主角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城的故事。中国传统以十二时辰来计算昼夜,安排作息。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下列关于古代时辰的说法正确的是()。A.子时,指半夜的0点到2点,又名子夜,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B.王安石诗云: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鸡鸣”指的是巳时C.《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人定”指的是戌时D.《汉书》中有“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的记载,“日昳”是未时的别称【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十二时辰制于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A项错误,“子时”指的是夜半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B项错误,“鸡鸣”指的是凌晨一点至三点,为丑时。C项错误,“人定”指的是夜里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5年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文档大小:16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