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在此处用“参”、“商”的原因是()。A.这两颗星星最为明亮B.两颗星辰分别在东方和西方C.友人喜爱这两颗星辰D.为了押韵【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赠卫八处士》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参”与“商”是二星名。典出《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於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於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商星居于东方卯位(上午五点到七点),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故以为比。故本题选B。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A.顾炎武B.方以智C.王夫之D.黄宗羲【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作品。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首次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国学大师梁启超将顾炎武的话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炼警辟的八字句。B项错误,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方以智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方以智的观点带有典型的朴素辩证法的特点。C项错误,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是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有“东方的黑格尔”之称。其著有《宋论》、《读通鉴论》等作品。D项正确,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教育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其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其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作品。故本题选D。 3、“十四年抗战”认定抗战始于()年,那一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悍然拉开侵华大幕,而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随之如火如荼地展开。A.1929B.1930C.1931D.193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十四年抗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结束于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经过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历程。其中,以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为界,前6年是局部抗战时期,后8年是全国抗战时期。“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开始侵华的标志;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件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故本题选C。 4、下列选项中的现象所蕴含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A.搓手取暖:钻木采火B.摇扇纳凉:冰镇降温C.气球升空:桂花飘香D.水往低流:唱响全场【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搓手取暖和钻木取火都属于摩擦生热,原理相同。B项错误,摇扇纳凉可以加速蒸发降低温度,冰镇降温属于热传递,原理不同。C项错误,气球升空属于浮力作用,桂花飘香属于分子运动,原理不同。D项错误,水往低流是重力作用,唱响全场属于声音传播,原理不同。故本题选A。 5、下列诸侯国中,不属“战国七雄”的是()。A.宋B.楚C.韩D.赵【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6、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极大的降低了信息传播费用,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了()。A.蒸汽时代B.铁路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项错误,史蒂芬孙被誉为“火车之父”,1781年6月9日出生于诺森伯兰地区,他是一位煤矿工人的儿子,没有受过学校教育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