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A.桐柏山B.尧山C.嵩山D.大别山【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由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淮河下游主要有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四条出路。沂沭泗河水系位于淮河东北部,由沂河、沭河、泗河组成,均发源于沂蒙山区,主要流经山东、江苏两省,经新沭河、新沂河东流入海。故本题选A。 2、下列选项中,哪项属于江西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A.弋阳腔B.客家古文C.稻作习俗D.赣剧【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情省情。A项正确,弋阳腔,是江西省弋阳县地方传统戏剧。南宋中期,南戏经信江传入江西,在弋阳地区结合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元末明初孕育出一种新的地方声腔弋阳腔。2006年5月20日,弋阳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江西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项错误,客家古文,以说唱古文故事而得名,是江西赣南地区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特有的民间曲艺。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C项错误,稻作习俗,江西上饶万年县习俗,已在该地域传承了几千年,全县15个乡镇仍延续着部分稻米习俗。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项错误,赣剧,江西省地方传统戏剧剧种,起源于赣东北,流行于江西省境内。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故本题选A。 3、中国地形自西向东分()阶梯。A.一B.二C.三D.四【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中国第一级阶梯、中国第二级阶梯与中国第三级阶梯,共三级阶梯。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其中,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我国二三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故本题选C。 4、“豆蔻”是指()岁。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豆蔻是白豆蔻的别称或白豆蔻的果实和种子的俗称,可以入药,也比喻少女。出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所以豆蔻指的是十三四岁。B项错误,古代女子年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称为及笄。指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C项错误,古代没有对十八岁的特定称谓。D项错误,男子20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表示成年,但还比较年少,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故本题选A。 5、下列属于警戒色的是()。A.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条纹B.交通警察执勤时,胸前和背上有鲜艳的黄色,让人一眼就认出来C.大黄蜂身上黄黑相间的条纹,特别显眼D.某些植物的花朵特别鲜艳,跟周围环境的颜色反差很大【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警戒色是某些动物体表具有对捕食者起提醒和警告作用的颜色,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如大黄蜂身上黄黑相间的条纹,目的是在威慑和警告其他动物不要靠近,属于警戒色。故本题选C。 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预警级别分为4级(Ⅰ级-Ⅳ级)。规范的预警标识等级依次用()表示。A.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B.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C.红色、橙色、绿色和蓝色D.红色、橙色、绿色和黄色【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3.1.1预警级别和发布规定,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故本题选A。 7、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分别是()。A.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B.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泰山站C.长城站、黄河站、昆仑站、泰山站D.黄河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中国已在南极建立四个科考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另外,我国在2018年开始建设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预计2022年建成。我国在北极的科考站有黄河站以及2018年由中国和冰岛共同筹建的中-冰站。故本题选A。 8、被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的是()。A.甘肃B.陕西C.山西D.河南【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情社情。A项错误,甘肃,简称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