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重要形式,强调各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情感等元素,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独具优势,是落实立德树人、实践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思想观念的启蒙期,更需要语文教师将思政元素渗透融入学科教学中,主动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职责。笔者认为,可以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类课文作为融入思政元素的载体,充分挖掘、整合,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教学路径,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立足课文,挖掘思政元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编了40余篇革命文化类课文,基本上每册教材都用一个单元组织专题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挖掘此类课文的特点,在坚持学科本位的基础上发挥其思政教育价值。 把握故事脉络,感悟革命情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类课文大多都通过生动的文字讲述了感人的革命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震撼和情绪上的感染。这类课文大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快速阅读课文、梳理情节、提取信息。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时,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够感受到毛主席惊闻丧子噩耗后进行艰难抉择的矛盾心理,对毛主席超越常人的情感和胸怀有深刻认识,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聚焦人物形象,树立远大理想。教材中的不少革命文化类课文都塑造了立体、丰满的英雄人物形象,其中既有革命领袖,也有党员干部,还有少年英雄。他们虽性格、经历各异,但都具有伟大情怀和高尚品质,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良好载体。比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三篇课文描写了三种不同的英雄人物:《十六年前的回忆》讲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为人民服务》通过毛主席的讲话,介绍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张思德;《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塑造了为了胜利奋不顾身的革命战士董存瑞。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聚焦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悟他们的精神品质,进而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 改进方法,加强学科融通 在实施课程思政方面,革命文化类课文具有先天优势,但在实际落实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观察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仅花几分钟时间大致讲解一下课文蕴含的思政元素,学生对此一知半解,并未激发情感共鸣。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并没有实现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政育人的有效融通。如何改变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朗读训练激发情感共鸣。革命文化类课文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其实,革命文化类课文中的很多语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描写董存瑞冲到桥下、托起炸药包的片段,或是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中雨来上夜校时学习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对此,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增强学生的情境性体验,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 资料补充搭建理解阶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革命英雄崇高的精神品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背景资料,让他们在填补知识盲区的同时拓宽学习的广度,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更好地感受人物品质,理解思想情感。比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三一八”惨案、李大钊同志生平的资料,并进行筛选整合,了解课文所说“局势越来越严峻”的原因,深刻感受李大钊临危不惧、对党忠诚的伟大品质。 矛盾探究增强价值认同。革命人物往往具有超越常人的大爱,通过英雄的行为彰显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但他们同时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呈现出矛盾而复杂的形象。教师可以此为抓手,通过分析探究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比如,六年级上册课文《桥》中,老支书要求党员排在后面过桥,即使对自己的儿子也一视同仁;但当过桥的队伍只剩两个人时,老支书毫不犹豫地让儿子先走。教师可以针对人物前后行为的不同设置问题:老支书先吼着把儿子“揪”出来,又吼着把他“推”上桥,你怎样理解这样前后矛盾的行为?这样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通过探究感受老支书作为党员的大公无私、作为父亲的义无反顾,进而理解人物肩负不同责任时所作的不同选择。 表达实践抒发敬仰之情。开展语言表达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对思政元素的内化与迁移。比如,可以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演绎,再谈谈自己的表演感受;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革命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为其撰写颁奖词,让英雄情怀真正影响学生。 活动拓展,丰富育人形式 落实课程思政,教师要用好实践活动这个“大课堂”。可以立足革命文化类课文进行拓展延伸,带领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传承革命精神,实现立德树人。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