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下列关于科技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居里夫人发现了氧气B.牛顿开创了量子力学C.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D.高斯提出了微积分学【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镭和钋的发现者。瑞典无机化学家舍勒发现了氧气。B项错误,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等)运动规律的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由海森堡、薛定谔和狄拉克等人创立。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即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C项正确,狭义相对论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1905年由爱因斯坦建立。其理论的基础为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D项错误,微积分学是研究函数的导数和积分的性质、运算和应用的一个数学分支,由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高斯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为现代数论、微分几何(曲面论)、误差理论等许多数学分支奠定了基础。故本题选C。 2、小军在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好几层,则他应该将试管放于()加热最快。A.内焰B.焰心C.外焰D.离火焰约2cm处【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理论上一般认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因为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能量交换更加充分,热量释放最多,导致外焰温度高于内焰,故加热时应将试管放于外焰处。故本题选C。 3、抗战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生动的艺术语言,再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伟大的抗战精神,从而增进观众的历史认知和民族情感。A.激发B.证实C.弘扬D.挖掘【答案】:C 【解析】 抗战题材影视剧是为了再现历史,把过去产生的抗战精神进一步传播发扬光大,“从而增进观众的历史认知和民族情感”,故横线处所填词语应有发扬光大之意,C项“弘扬”有大力宣扬、发扬光大之意,符合文意,为正确答案。A项,“激发”指激之使奋起,文段未提及“奋起”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证实”指确认、证明,抗战精神已经存在,无需再次验证,排除;D项“挖掘”比喻把蕴藏着的力量或积极性等发挥出来,多与“潜力”搭配,与抗战精神搭配不当,排除。故本题选C。 4、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触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高度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农村,形成了全国性运动。这表明当时()。A.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B.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C.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深D.五四运动唤醒了民族意识【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清末以来,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现代化所需的巨量资本压在了仍停留在糊口生活水平的小农身上,在现代化的种种压力下,小农生活陷入贫困的深渊,随着现代化负面效应的不断累积,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陷入了全面的危机。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社会各界从农村出发,探寻挽救民族危亡的出路,而并非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B项正确,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农村问题,“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体现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的群众基础。而且“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等提法与我党关于土地革命的基本思想也并不相同。D项错误,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与题干中时间不符,且题干中也并未体现由于五四运动唤醒了民族意识,社会各界才开始关注“农村危机”,因此选项与题干无关。故本题选B。 5、我国是()首先创立了科举制。A.秦朝B.隋朝C.唐朝D.宋朝【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隋炀帝开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1300余年。故本题选B。 6、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的人是()。A.周恩来B.毛泽东C.孙中山D.魏源【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振兴中华”的口号最早是由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故本题选C。 7、“半夜三更,鸡叫三声”中的“三更”指的是()。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C.凌晨1点至凌晨3点D.凌晨3点至凌晨5点【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三更又名子时,是指当天的晚上11点到第二天的凌晨1点。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属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