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红军攻克遵义的时间是()。A.1924年1月B.1934年1月C.1935年1月D.1945年1月【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遵义战役,发生在1935年2月24日至28日;而红军第一次占领遵义,是当年1月7日,遵义会议是1月15日至17日。遵义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歼灭国民政府军最多的一仗。此次巨大胜利打击了国民政府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斗志。为红军彻底跳出国民政府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体现了遵义会议改变军事领导人后红军在正确军事路线指挥下发挥的巨大威力。故本题选C。 2、每年的()为“国际护士节”。A.5月11日B.5月12日C.5月19日D.5月20日【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国际护士节是每年的5月12日,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节日。其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故本题选B。 3、1924年1月,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改组国民党,实行()政策,开创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B.民主共和C.天下为公D.打倒军阀【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常识。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合作第一次建立。故本题选A。 4、早期的迫击炮是从()演变来的,发射球形弹丸,用于对隐蔽目标曲射。A.榴弹炮B.重炮C.臼炮D.线膛炮【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榴弹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的野战炮。B项错误,重炮是一种大口径杀伤力巨大的火炮,主要用于摧毁要塞、城墙等重要军事设施,与冷兵器时代的投石机一样,重炮一般只出现在对要塞、城墙的进攻中,若在攻城战中大面积轰击城市建筑,则会导致街道被建筑残骸堵塞,装甲部队寸步难行,而且留给敌军狙击手的观察点也会增多。C项正确,臼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弹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因其炮身短粗,外形类似中国的石臼,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为“臼炮”。小口径、方便携带的臼炮后来发展为迫击炮。D项错误,线膛炮是在炮管内刻有不同数目的膛线的火炮。膛线能有效保证弹丸的稳定性,提高射程。线膛炮的出现是火炮制造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炮兵射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火炮多为后装线膛炮。故本题选C。 5、下列作品属于艾青的是()。A.《女神》B.《常星》C.《黎明的通知》D.《朝花夕拾》【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女神》是郭沫若创作诗集。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B项错误,为干扰项,无《常星》这部著作。C项正确,《黎明的通知》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42年所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以黎明的口吻热切地唤起一切事物来迎接美好新世界的到来,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D项错误,《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故本题选C。 6、古语道: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A.文明发展思想B.生态文化C.以人为本D.相生相克【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题干语出《荀子•王制》,意思是圣明的国君治理国家,草木开花生长之时,不能进山林砍伐,不能砍伐幼苗,不能断绝它们的生长。大鳖、鳄鱼、鱼、鳖、泥鳅、鳝鱼等怀孕产卵之时,不能将细渔网或毒药投入水中,不能捕杀幼鱼、幼鳖,不能断绝它们的生长。春天耕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四项都不要违背时节,粮食就不会断绝,那么百姓都有多余的粮食吃。池塘、池潭、河流湖泊,严格遵守每个季节的禁令,鱼鳖的数量就会多到百姓吃不完。伐木饲养鱼、鳖、农作物,不违背它们的时节,所以山林不会秃,那么老百姓什么都不缺了。因此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体现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理念。故本题选B。 7、创建革命根据地,将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的是下列哪一事件?()A.陕北农民起义B.洛川会议C.秋收起义D.土地革命【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明末陕北农民起义自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