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公务员招录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审计局公务员招录考试招考50人工作人员遴选完整版及参考答案【培优】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材料题合计计分人题量2002001005010660得分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他深知沦落江湖的艺人的________和痛苦,他是带着深厚的挚爱和同情来________这两个受着生活重压的小人物的。 A:心酸描绘 B:心酸刻画 C:辛酸描绘 D:辛酸刻画 答案:D 解析:“辛酸”侧重经历痛苦和磨难,“心酸”强调内心悲伤,此处用“辛酸”更合适;“刻画”多用于塑造人物形象,“描绘”侧重描写景象等,这里用“刻画”更准确,所以选“辛酸刻画”。 2.五经博士是什么时候设立的?() A:光武帝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答案:D 解析:五经博士是汉武帝时设立的。考点:人文常识 3.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供给条件下,财政扩张都会使得()。 A:均有可能 B:价格上升 C:利率上升 D:总产量上升 答案:C 解析:财政扩张会使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上升。在凯恩斯或古典供给条件下,总产量、价格未必上升,所以财政扩张都会使利率上升。 4.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现行标准下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B:“输血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 C: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D: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答案:B 解析:我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区域性整体贫困解决,有脱贫攻坚精神,工作转向巩固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输血式”不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鲜明特征,应是“造血式”扶贫,所以该说法错误。 5.下列文种中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是()。 A:报告 B:意见 C:请示 D:议案 答案:A 解析:上行公文是下级向上级行文。请示是请求性公文,议案多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向同级人大或人常行文,意见可上可平可下。报告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等,是陈述性的上行公文。 6.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均不是现阶段主要矛盾表述。 7.手舞足蹈:高兴() A:乐不思蜀:快乐 B:日进斗金:幸福 C:威武不屈:情绪 D:肝肠寸断:悲痛 答案:D 解析:“手舞足蹈”形容人高兴的样子,“肝肠寸断”形容人非常悲痛的样子,二者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情绪的。 8.魏晋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种崇尚玄学的思潮,主要以何晏、王弼、阮籍、嵇康等人为代表。被他们奉为“三玄”的经典著作是指()。 A:《论语》《诗经》《老子》 B:《诗经》《周易》《春秋》 C:《周易》《庄子》《老子》 D:《老子》《庄子》《孟子》 答案:C 解析:魏晋玄学是指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思想的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就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人看重《老子》《庄子》和《周易》,将它们称之为“三玄”。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铜 C:最早发现X射线的科学家——伦琴 D:内蒙古境内最大的湖泊——呼伦湖 答案:B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其中,氧是非金属气态单质,硅是非金属固态单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0.-3,-16,-27,0,125,432,()。 A:546 B:890 C:345 D:1029 答案:D 解析:分析这些数字规律:-3可以写成(-3)×1³,-16可写成(-2)×2³,-27能写成(-1)×3³,0等于0×4³,125是1×5³,432为2×6³。由此可总结出规律,第n项的表达式为(n-4)×n³(n=1,2,…)。按照此规律,接下来要填的数字为3×7³,计算可得结果是1029。 11.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A:犯罪客观方面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答案:B 解析: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