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臭氧能强吸收()。A.红光B.可见光C.紫外线D.长波紫外线【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A项错误,红光为红色的光,位于可见光波段的长波波段,波长大约为600到760纳米的范围内,不能被臭氧吸收。B项错误,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频率在380~750THz,波长在780~400nm之间。可见光不会被臭氧吸收。C项正确,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存在于大气中,是由大气中氧气吸收了太阳的波长小于185nm紫外线后生成的。臭氧能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D项错误,长波紫外线是波长400nm~315nm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紫外线要强。臭氧不能吸收长波紫外线。故本题选C。 2、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影响深远,这四大传说是()。A.《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C.《西厢记》《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D.《红楼梦》《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它们和其他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四个传说全部是爱情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它包括:《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故本题选B。 3、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潮汐能【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所以,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故本题选D。 4、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A.礼仪教化B.甲骨文的出现C.百家争鸣D.私学的出现【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在原始社会便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在夏商周时期礼仪逐步进入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是礼仪教化的变革时期,但礼仪教化并非战国时期思想文化上的杰出表现。B项错误,约在公元前1200年,商灭夏之后就开始逐步形成以甲骨文为突出特征的中国文字,甲骨文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甲骨文不属于思想文化。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出现了诸子百家相互争鸣学术局面,因此百家争鸣在思想文化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D项错误,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战国时期,七国争雄,私学更加盛行,因此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但是私学的盛行只是“百家争鸣”的铺垫,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方面最突出的表现依然是百家争鸣。故本题选C。 5、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引用过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A.《论语》B.《韩非子》C.《淮南子》D.《资治通鉴》【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本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B项错误,《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其学说的核心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持进化论的历史观,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而没有仁爱,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对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C项正确,《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该书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杂家作品。“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淮南子·汜论训》中,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D项错误,《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主要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期间的历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故本题选C。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