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下列诗句的描述与景点一致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黄山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C.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青海湖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果树瀑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并非描写黄山。B项正确,“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意思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C项错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意思是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是诗人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并非描写青海湖。D项错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二》,前两句描绘了江西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并非描写黄果树瀑布。故本题选B。 2、五金是指传统的五金制品,下列不属于这“五金”的是()。A.金B.铁C.锡D.铬【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传统的五金制品,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故本题选D。 3、“大数据”(big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下列关于大数据的分析理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数据基础上向于全体数据而不是抽样数据B.在分析方法上更注重相关分析而不是因果分析C.在分析效果上更追究效率而不是绝对精确D.在数据规模上强调相对数据而不是绝对数据【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大数据不采用抽样调查的捷径,而是将全部数据都进行分析处理。B项正确,在大数据的分析中,很多分析都是使用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而不是使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与逻辑相关的因果关系很难被轻易证明,相比之下相关关系更具有说服性。C项正确,大数据具有数据处理量大、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在分析时更注重效率,而不是绝对的精确。D项错误,相对数据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绝对数据是统计中常用的总量指标,它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大数据在数据规模上强调的是绝对数据。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D。 4、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A.数学B.天文学C.地理学D.化学【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B项正确,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自产生语言以前就非常敬畏天,所以对天的观察也是最早最细微的。直到产生语言和文字后,人类首先记载的也是星象和天气的变化。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是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科学。C项错误,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D项错误,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故本题选B。 5、美国官员在签订某一条约后表示:“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他订立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门户,但现在,英国及其他国家也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了”这一条约指()。A.《深圳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虎门条约》【答案】:C 【解析】 本题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