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下列成语反映了同一种人际关系的一组是()。A.琴瑟和鸣破镜重圆B.负荆请罪载舟覆舟C.结草衔环青梅竹马D.相濡以沫舐犊情深【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琴瑟和鸣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夫妇情笃和好。最早见于《诗·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破镜重圆,意思是破碎的镜子修复如新,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两者均描述夫妻关系。B项错误,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载舟覆舟一般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意思是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形容君臣关系。两个成语反映的不是同一种人际关系。C项错误,结草衔环,是两个典故意思是把草结在一起,绊倒敌人搭救恩人;嘴里衔着玉环,前来报答救命之恩。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也借指自幼亲密玩耍且陪伴长大的青年男女。两个成语反映的不是同一种人际关系。D项错误,相濡以沫,原指在困境中的鱼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湿对方的身体。后用来指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舐犊情深,比喻对子女的慈爱。两个成语反映的不是同一种人际关系。故本题选A。 2、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其中第一部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故二十四史第一部是《史记》。B项错误,《汉书》是二十四史第二部。C项错误,《后汉书》是二十四史第三部。D项错误,《三国志》是二十四史第四部。故本题选A。 3、抗战胜利纪念日是()。A.1945年8月14日B.1940年8月15日C.1945年9月3日D.1951年9月3日【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在投降书上签字。故本题选C。 4、中国正式加入WTO是在()。A.2001年12月B.2001年11月C.2002年12月D.2002年11月【答案】:A 【解析】 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缩写,是重要的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其宗旨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故本题选A。 5、以下俗语与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约法三章——刘邦B.投鞭断流——曹操C.风声鹤唳——李隆基D.城门立木——吕不韦【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约法三章”出自《史记》,指刘邦攻入咸阳后,与城中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获得了百姓的拥护。B、C项错误,西晋末年,前秦苻坚企图征服东晋王朝,遭众大臣反对,苻坚傲慢地说道:“以我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后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典故均与源自淝水之战。D项错误,战国时,商鞅在秦都的南门立了一块木头并宣称谁能把木头扛到北门有赏,有人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果真给予重赏。从此秦国人都知道商鞅言出必行,新法凭此得到快速推行。与吕不韦有关的成语是“一字千金”。故本题选A。 6、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军备竞赛、星球大战计划等与以下核心词()密切相关。A.罗斯福B.冷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D.赫鲁晓夫【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题干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军备竞赛、星球大战计划”都与美苏冷战有关。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由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故本题选B。 7、1986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头像再次出现在美国一家著名周刊上。这家周刊是()。A.《时代周刊》B.《新闻周刊》C.《商业周刊》D.《巴伦周刊》【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