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关于茶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起源于中国B.茶叶是一种保健品C.红茶是未经过发酵的茶D.茶叶的主产区在中国东北【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栽培茶树、使用茶叶的国家。B项错误,茶叶有许多保健功效,如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抗癌、防龋齿、抗辐射、抑制动脉硬化,但它并非保健品。C项错误,绿茶是未经过发酵的茶,红茶的制作经过发酵,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D项错误,我国茶叶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故本题选A。 2、下列对科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许多鸟停在电线杆上却很安全,是因为这些鸟是绝缘体B.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C.熊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但是南极洲没有熊D.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雷雨过后空气湿度增加【答案】:C 【解析】 A项错误,许多鸟停在电线杆上却很安全,是因为这些鸟只站在一根电线上,从物理学上看,应该说,鸟两脚间的跨步电压很微弱,构不成伤害。B项错误,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项正确,南极洲早在熊类祖先出现之前便是一个海洋环绕的大陆,不与其他大陆相连,所以南极洲没有熊。D项错误,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清新,是因为在闪电时,发生的化学变化会使空气中的氧气有些变成了臭氧,它能净化空气,使空气清新。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臭氧分子增多。故本题选C。 3、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当中有“六义”的说法,作为一种文体风格和表现形式,诗经中的“六义”指的是()。A.诗乐舞风雅颂B.风雅颂赋比兴C.礼乐射御书数D.礼乐书数风雅【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诗经》是配乐舞的歌词,因此要做到诗乐舞三位一体。B项正确,六义为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C项错误,礼乐射御书数为春秋战国时期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分别为学习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术。其中射箭、驾车(御战车、驾车)为军事技能。D项错误,将六义与六艺混淆。故本题选B。 4、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下列关于科举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关于科举制诞生的时间,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B.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C.殿试是科举中最高级别的最后一次考试D.科举制终止于清宣统年间【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部分历史学家以隋朝有分科举人与进士科为由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汉朝,证明汉朝不仅有分科举人、按科举人,汉朝还有考试进用,而且没有可靠证据证明隋朝有进士科。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的本质是唐朝开始的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以及考试黜落法,所以科举制开始于唐朝。所以关于科举制诞生的时间,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B项正确,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C项正确,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由皇帝直接考核。D项错误,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次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说法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D。 5、我国古代汉族男子成年行弱冠礼是的年龄是多少?()A.14岁B.16岁C.18岁D.20岁【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舞勺之年指十三岁至十五岁,志学指十五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束发是指男子十五岁。B项错误,碧玉年华、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岁。C项错误,舞象之年是古代男子15岁-20岁时期的称谓,是成童的代名词。D项正确,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故本题选D。 6、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逐渐()。A.宗教化B.贵族化C.神秘化D.平民化【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汉赋、唐诗以文人作品为主,宋词来自民间,文人的词作也大量流传民间,适应了城市市民生活的需要;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通俗文学小说逐渐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从汉代到明清。中国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