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伶官传序》 5.docx / 文档详情
《伶官传序》 5.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5
约3.2千字
约8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伶官传序》 5.docx

《伶官传序》5.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伶官传序》5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目标]1.了解“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了解文言词语的省略。[教学重点]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永忠”。北宋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斥责谏官高若纳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因而遭到贬谪。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对北宋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例如他的记事文往往运用精炼的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活动或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他的史http://www.fwsir.com/论文常常充满激情,选择不同时代的类似史实作适当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的经验教训。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解题:课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x)宠幸的伶官(伶人──乐工,伶人做了官称为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按照《新五代史》的编写体例,多数传文的开头都有一段序论,用来表述作者对所记史实的感想和议论。《伶官传》的开头也有这样一段序论,由于写得比较出色,因此,后代有人让它独立成篇,编入古文选本,同时又加上一个标题,叫《五代史伶官传序》或简称《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⑵!原庄宗⑵之(国家和朝代)兴盛衰亡虽然(由于)原:动词,推究事物的本源,如“原君”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和他天下的原因就这个道理其:代庄宗之:代天下所以:……的原因之: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世言⑶晋王之将终⑷也,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⑸,世人说死的时候拿箭梁王是仇人燕王,吾所立⑹,契丹与吾约为兄弟⑺,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是我立他做王的订盟约结为可是(他们)而归顺个约:名作动,订盟约其:命令副词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⑻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人都是一定心愿宗庙里面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⑼以一少牢⑽告庙⑾,请其矢⑿,盛(之)以锦他以后带兵打仗的时候部下用一头猪一头羊祭告宗庙请出那三枝箭用兵:带兵打仗太牢:牛、猪、羊各一头少牢:猪、羊各一头囊,负(之)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⒀。走在队伍前面保藏之:代宗庙方其⒁系燕王父子以组⒂,函梁君臣之首⒃,入于太庙,还矢(于)先当他缚进入把箭还给组:丝带、丝绳,泛指绳索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着王,而告(之)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状哉!及仇雠⑴已灭,天下已定,一气概昂扬雄壮极了消灭平定夫夜呼,乱者四应⑵,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已散,君臣相军士在夜间呼喊起来作乱的人四方响应向东出逃没等贼寇溃散面面仓皇:匆忙的样子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⑶,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相觑去的地方对天发誓截断头发多么丧气啊难道是得到天下其:表疑问语气失之易欤?抑⑷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⑸?《书》曰:“满招损,谦还是痕迹出自于人事吗骄傲得到损害谦虚本通原,名作动,推究事物的本原得益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⑺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谨慎得到益处安乐自身这是道理兴:使……兴盛亡:使……灭亡故方其盛也,举⑻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当后唐强盛的时候所有竞争举:全,所有困之⑼,而身死国灭⑽,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围困了他而他自己中流矢而死国家随之灭亡被耻笑人生的在微小的为:表被动忽忽微:形作名,微小的事⑾,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⑿,岂独伶人也哉?事上累积而成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惑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智勇:形作名,智勇的人于:表被动第二课时简析课文:这篇短文是一篇传记的小序,内容着重在议论。(正文──http://www.fwsir.com/论文)第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一开头,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作者在这里虽未完全否认天命,但强调国家(或个人)的盛衰,“人事”是决定性的因素,紧接着便以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这一论点的正确。评论唐庄宗,是全文的重要内容。第二段:追述晋王的遗命和唐庄宗如何接受和执行晋王的遗命。要评论唐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伶官传序》 5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