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元日》教学反思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元日》教学反思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5
约1万字
约21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元日》教学反思精选.docx

《元日》教学反思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元日》教学反思

《元日》教学反思优选1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日》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元日》教学反思1《元日》一课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新春佳节人们欢乐祥和的景象寄托了诗人除旧布新富国强民的报复和乐观自信的情感。教学这首古诗时不由自主地想到以往总是把诗的解释全部让学生抄写下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古诗意思的办法,这样的学习学生学起来了无生机没有兴趣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以往我们总认为学生读不懂古诗文的意思,结合本诗有图有文,而且诗文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所以我采取了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交流,或把重点的词句意思猜一猜,如:“千门万户入屠苏”学生的.猜测十多种多样的,而猜测的好处是学生没有压力,而没有压力的学习才能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学习的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仅仅把读懂诗的意思作为我们的最终目标那么我们的目标是浅层次的,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才是古诗文教学的真正内涵。我是这样对孩子们说的:“同学们,古人写作时不喜欢直抒胸臆,不会像我们写作时那样直白,任何诗文都是作者情感的宣泄,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其中,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把诗放在文化背景下历史背景下去学习是理解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重要方法。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作者走进写师的那个年代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便水到渠成般的呈现在眼前。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更应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相信学生,学生才会在学习中奏响课堂和谐的乐章。《元日》教学反思2说实话,昨天才结束了对成都市骨干教师的献课,有点倦了,这堂课没有怎么去备,也许是因为看上去是一首古诗的原因吧。前天去龙江路小学听了国学进课堂的理念,被洗了眼睛,今天我也来小试牛刀。这首诗有三个衍生的'东西——节气、对联、诗人。结合语文天地中的节气,我讲到了很多有介绍,也有互动,特别是一些孩子比较陌生的节气。其次就是对联了,在上一单元的语文天地中就有关于对联的内容,今天结合“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句讲起了对联,我拿出了一些句子,请孩子们说一说那两句是一对的,大概了解一下对联的对仗方式,就像是做游戏一样。最后讲到了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这些对于孩子来说远吗?远!但是不介绍就更远,所以我还是请他们跟我读了介绍诗人的文字,并且讲到了王安石的一些有名的作品,还和孩子一起品读其中的名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国学拓展吧。活学活用谈不上,至少是现学现用,希望以后的这类课还可以有更多的国学文化加载其中,使得课堂内外知识相通。《元日》教学反思3《元日》是第十二单元的一首主体古诗,单元的主题是“过年”,在掌握生字词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春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虽然课上完了课,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遗憾,反思和总结如下:1、按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先让学生找出诗中不理解的字词,再选择学习方法自学,并和同学交流汇报,在理解字词的同时,应及时让学生理解句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而不应专门把理解句意单设成一个环节,对于古诗的学习,应注意这一点。2、在“走进作者”这一环节,考虑到时间关系,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而应该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分享交流。3、看插图也是理解诗意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本首诗的插图,“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则对联就讲了人们在除夕之夜守岁,跨越两年的情景,应该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而我有所忽略。4、课堂上安排稍显前松后紧,应该在字词的理解上压缩时间,就显得最后的`拓展环节宽松一些。5、在对诗整体把握的同时,我让学生归纳了诗中讲的四个场景,并板书,再总结:这些场景或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果把这个板书变成一幅对联连就更好了。当然,反思这节课,也有几处值得回味的地方。比如在选择“元”的意思时,有一个学生质疑,元旦和元日是不是一个意思呢?我抓住这个时机,讲解了有关“农历”和“公历”的知识,学生就不会把元旦和元日混淆了。在理解“桃符”时,我首先讲了此句省略的词语及原因,然后又讲了桃符的演变过程及故事,又把一对桃符带到了课堂上,通过让学生看、听、摸几个环节,准确地理解了桃符。之后,又讲了“桃”字,和记忆技巧:“哪来的邪呀,只不过是人们盼望有个好兆头罢了”。指导写字,又扩词“桃李”,让同课头的老师拍手称快。课堂上,还进行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拓展,有一学生说到“国庆节”,我立即引导,让学生明确传统节日和节日的区别。另外,我还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如: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这也是我们中环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是多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元日》教学反思精选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