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几减8》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几减8》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十几减8》教学反思11、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心里想着学生已经能把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说得较好了,那么只要学生能把方法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学习十几减8,7一定没什么问题的。可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着实让我大吃一惊。绝大多数学生看了“15-8”后都知道等于7,可是在交流算法的时候却没有这么热闹。个别孩子提到了“破十法”,但有的学生还不知该怎么“破十”——减不知减几,加不知加几;用“相加算减”的方法时,由于对8,7加几这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熟练,想起来也是磕磕绊绊,速度慢正确率也不高。看来我高估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口算能力。特别是对于“破十法”,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破十”的方法即“怎么破”,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就比如“十几减9”,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虽然想到了先用10-9=1,但是他们只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想到的。至于为什么要“破十”也就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他们却不明白,更别说还没想到的学生了。因为他们没有体验或者是有过这种经历却不曾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对“破十法”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在今天的学习中出现了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利用迁移或者想到了但不知道该怎么用。看来还得去生活中找一找“破十法”的运用,带着它走进课堂,帮助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灵活运用。2、过分强调“相加算减”,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由于有了前一课的基础,学生在本节课的算法交流中,多数用的.都是“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1)教材中虽然多处提到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但直到本单元的结束,在潜移默化中要求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把握住这个度?(2)当大部分孩子都在使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时,其他的方法是否要传授个孩子?采用何种方式?(3)“想加算减”的方法真的是最优吗?《十几减8》教学反思2成功之处:本节课我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重点放在情景图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一节教学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利用简单的迁移就很容易想到并掌握了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课上采用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简便,但也有少数同学认为先用整十减完再加的方法也有它的优越性。教学中我让学生讨论说出具体的思路,同时并借助身边的实物进行操作,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不精练,不会使用专业的教学术语,比较罗嗦。一个问题学生说完后,我又接着重复一遍,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让学生感到不耐烦。总的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记学生:本节课部分孩子们掌握得不好,计算的正确率很低,而且口算得相当慢,令人疑惑的是:相加法算减法是孩子们乐于用的`一种方式,并且在上学期对求加法中的未知数练习得也比较多,但是为何现在计算减法就那么难呢?可能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还没真正地理解。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退位减法的练习,希望在练习中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水平均有所提高。再设计: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学生自由表述他们的想法,一方面使他们充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明确体验到了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的优越性。《十几减8》教学反思3教学目标: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学时从复习8加几的口算入手,通过抢答激起学生的兴趣,提取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再出示口算题卡让学生开火车口算十几减9,并选取两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为教学新知识打下基础。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自学例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后我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动手操作,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15—8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使每个学生有较明确的目的,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后再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鼓励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在教学十几减9中,学生已经偏向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计算,所以在交流算法中也只出现了这两种算法,我也并没有提出用“平十法”即15—5=10,10—3=

是你****晨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