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数的性质》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小数,形成了一定的概念。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小数基础上建立小数性质这个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小数知识打下基础。2、教材地位:本节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3、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2)能力目标: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教学重难点A、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B、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5、教具、学具准备:直尺(10厘米以上)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二、说教法1、采用创设故事法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2、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旅程中来三、说学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以教导学生学会怎么学习为己任,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1、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2、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同学们,喜欢《蜡笔小新》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新的故事:有一天,小新跟妈妈一起到超市买东西,小新跑到熊仔饼的货架上拿熊仔饼,突然,小新叫起来了:“妈妈,妈妈,快来啊!熊仔饼怎么涨价了?”小新妈妈,跑过来一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标价上写着“5.00元/盒”,可是之前买的时候是5元钱一盒。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新妈妈为什么哈哈大笑吗?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1)复习: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尺(10厘米以上),比比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引领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距离,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并出示课件)(2)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仔细观察思考:A、1分米是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B、10厘米是10个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C、100毫米是100个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3)根据学生回答,我会出示上面三道题的答案,并与同学们共同推导出0.1米=0.10米=0.100米。2、观察0.1米、0.10米、0.100米,概括小数的性质①从左往右观察、比较这三个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②从右往左观察、比较这三个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归纳)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④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做一做:比较0.3和0.30的大小。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涂色并前后四人一组讨论问题:◆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份)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0份)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提问:从图上可以看出0.3是三个,0.30是30个,也是3个,那么0.3和0.30是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0.3=0.30◆这里运用了什么规律?3、呼应课始,引导学生揭示奥秘:(出示课件,唤起学生的记忆)由于小新妈妈掌握了小数的性质,知道5元=5.00元,所以才会哈哈大笑的。提问:那么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呢?(让学生运用知识)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本书标价:4.50元/本。设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提问:4.50元中的“0”可以去掉吗?3.05呢?引导学生再次说出小数的性质。这时我让学生尝试做题(出示例

东耀****哥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